這個三月,不是充溢著溫暖的陽春三月,而是伴隨著一場又一場的春雨,讓人不寒而顫的三月。三月,隨著反季節的溫度,天氣變得冷,我的心也跟著冷了起來,不為別的,這個安逸的季節,適合靜靜的想一些事情,或者說不知不覺中就會產生一些念想。然而這些念想,就如同這雨滴一樣,是落到地上摔開了的,是破碎的。
八,九歲那年,過春節,我家門戶大,叔叔特多,反正自我出生以來,整個村子我叫叔叫姑的特別多,這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因為這樣就意味著我可以收到更多的壓歲錢,壓歲錢是奢侈的,在那個年代。雖然我知道我并沒有自由支配它的權利,但這些錢因為可以暫時的,短暫的收在我的褲兜里,著實也讓我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和其它伙伴比誰收的壓歲錢多時,我一塊,兩塊的數著,到最后他們再也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拿出來比了,這種榮譽感再次油然而生。我心里喜滋滋的,那個美啊真是沒法說。也就是這個令我高興,自豪,榮譽的壓歲錢,卻給我帶來了一頓毒打,間接性的傷害了我的一顆幼小的心靈。我收的壓歲錢多,自然引來了伙伴們的妒忌,特別是比我年長兩三歲的小大人們,反正我和他們在麥場的麥草堆里玩摔跟頭后,我褲兜里揣著的幾十塊壓歲錢就不翼而飛了。當我把手插進褲兜,發現褲兜是空的后,我知道自己闖禍了,因為這個壓歲錢從根本上就不是屬于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而己。
我在麥草堆里使勁的翻著,試圖找回那丟失的壓歲錢,但這只是個奢望。母親聞訊趕來,她并沒有過多顧及我的失落和感受,只是將一切怨氣發到我身上,她手里提了一根掃把棒,就是那種硬硬尖細,且有柔性的竹條,她狠勁的抽打在我的屁股上,我怔怔的站在原地,實在痛的受不了,我就往一邊移幾步,屁股疼的實在受不住,我就雙手背后想遮一下屁股的疼痛,但打在手指上更疼。無意間也會抽打到我的腿上和胳膊上,反正我足足被折騰了好久,在麥場邊上的那條鄉間小路上。這個好久是我腦子里的一段時間。一直停留在哪里,成了我身體里的一道陰影,揮之不去。我不知道在那個年代,幾十塊錢對于生活有多重要。就因為這幾十塊錢,以至到后來,現在,我似乎都和母親之間有著某種隔閡。偶爾有一次回家,和母親說起什么時,提到這件事,我是當玩笑說的,我說,我小時候,丟了幾十塊壓歲錢,你都把我打成什么樣了,母親聽后,突然間眼睛里就布滿了淚水,隨時都會掉下來。并哽咽著說,那你也打我一頓還回來,我嚇得伸了伸舌頭,趕緊說,我哪敢,我沒有那意思,我只是隨便說說,媽,你別生氣。然后趕緊找個機會溜走,剩下的就交給父親。
這件事后,長大了一些以后,我便明白,當時的幾十塊錢確實是稀罕的很,幾乎可以頂得上現在的上千塊錢用。母親打我,其實她的心也是疼的。只是被窮苦的日子逼的沒辦法。還有那些拿走我壓歲錢的小大人們,他們拿走的何止是我的壓歲錢,簡直是偷走了我的一顆真誠且善良的心。
三月里,稀瀝瀝的小雨過后,天放晴了,陽光溫暖,春意盎然。我想到了奶奶,那個曾經像陽光一樣,溫暖過我生命的人。奶奶對我疼愛有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母親,也許正是因為此,所以母親離我稍有些遠吧。奶奶是個慈祥的老人,其它她并不是我的親奶,奶奶沒有生過孩子,父親是抱養來的,從這個血緣意義上講,她不是,但在我的心里,他就是我唯一的親奶。我從來沒有絲毫動搖過,我很堅定。大了一些以后,我知道了奶奶祖籍是河南的,聽說河南那一年鬧洪災,奶奶和姨婆,她們姐妹倆逃荒逃到我們這邊來的。很難想像,哪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和遭遇。
關于奶奶的文字我寫了很多,但一直覺得寫不完,是的,她對我的愛一直在延續,所以我也無法停下來。有時,我在想,我寫奶奶的文字多的能有一本書的厚度,那總該完了吧。以前文字里出現過的,現在不想再出現了,從那頭羊說起吧,在我的記憶里,奶奶曾經養過一只羊,奶奶每天早上都會擠羊奶,我則蹲在邊上看著,奶奶抓住那羊的大奶子,從上往下,拉著一捏,那羊奶便射了出來,奶奶另一只手端著一只杯子,有時我會幫她拿,杯子上面還要放張網,這樣可以避免羊毛掉到杯子里。擠滿了一大杯,奶奶便拿去蒸,和米飯一起蒸熟,我便端著杯子喝,開始時不喜歡喝,因為有股濃烈的羊臊味,奶奶就幫我加糖,并勸我喝,說喝了可以長的白白胖胖的,我便相信奶奶說的。一般剛蒸出來的奶上都有層奶皮,我特喜歡吃那個,我知道這只羊是奶奶為我養的,就是專門給我喝奶的。也許就是因為小時候喝奶吧,我的身體一直很好很健康。
奶奶每天都會把羊拉出去找個有草的地方拴在樹上,然后再去做其它的事,有時我也會去放羊。不幸的事情總會發生,后來有一天,我回家后,家里人都說羊沒了,我聽得懂是死了,我說怎么死的,叔叔說,拴在溝渠邊上,羊吃溝渠邊上的草時失足,掉下去了,繩子不夠長,沒有掉到底,在半坡給勒死了。我能想像得到羊被吊死時的樣子,一定很凄慘,它一定在掙扎,但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徒勞。羊死了,我的心情掠過一陣陣的不愉快,并不是因為我沒有奶喝了,而是我敬畏它,羊吃的是草,擠出來的卻是奶,我想它前世肯定是個口銜仙草的仙者。不僅如此,羊還有一雙天使的眼,它的眼里從來沒有淚水,什么時候都顯得很安詳。奶奶把羊埋在了門前的一顆大樹下,也許這也是一種精神寄托吧。
羊死了是個不好的征兆,沒過多長時候,奶奶便病了,并一病不起。也許是因為當時年紀尚小,也許是因為我一直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奶奶離開我的時候,我沒有哭,一滴淚也沒有流過。奔喪的那天,我站在邊上,聽姑姑,還有嬸子們在私下說著我,說最疼的就是我了,我竟然沒有哭,有人說我年紀小,不懂事,我在一旁怔怔的聽著,繼續做我的事情,似乎這一切與我一點干系也沒有。我說過很多次了,我一直只愿意相信奶奶只是出遠門了,這在以前也有過的,只是走遠房親戚了,她會回來的,我相信她一定會回來的,只不過這一次時間要比以往都要長。若干年后,我常常抹著眼淚想起奶奶,我相信我的痛苦無人知曉。我一直是個無神論者,但現在,我愿意相信是有某種東西存在著,只希望讓我還能夠再看一眼我的奶奶,此生足矣。
雨過了,陽光一天比一天耀眼,照得人渾身不自在,感覺身上的衣服多了,中午站在太陽底下有些曬,要躲到樹蔭底下,或者是房間里。我想起了父親,父親站在太陽底下,站在田地里,揮汗如雨,掄著鋤頭,土里刨食。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是的,父親的愛就像山一樣重,讓人喘不過氣來。
我上高中那年,學校離我家40公里,我連個像樣的單車也沒有,以前踩的那輛從爺爺手里接過的“紅旗”牌,此時己經接近壽終正寢了。那么遠的路,只怕在路上是車騎人了。父親顯得頗難為情,離開學己經沒幾天了,我一直等著父親發話,父親說,怕是得給你買輛自行車了,我說噢,父親拿起汗煙袋子,吧嗒吧嗒的抽了幾口,咳嗽了起來,可能是被煙嗆到了,這話己經說了好多天了。那一天,我只知道天出奇的冷,父親用“紅旗”載著我,說去給我買自行車,但我們去的不是集市的車行,而是村子以外的另一個小村子,父親在路上說,去年和他一起在工地里做工的那個人認識他村子里的一個人,這個人是專門買賣自行車的,其實就是從城里偷回來,便宜買給鄉下人。父親當然圖得就是便宜,己經顧不上管其它的了。
我和父親先去了他工友家里,問了一下那個人的家在村子的什么地方,然后爺兒倆就去找,問了些許人,聽我們說是找那個人的,都像躲瘟疫一樣躲的遠遠的。偶爾有一兩個人指一下大致方向,我和父親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買賣自行車的那個人家門口,上前打了打門,出來一個老態龍鐘的老婆婆,我們問她在不在,老婆婆開了一點點的門,硬是說不在,其實我和父親己經看出來人肯定是在家的,可能是這人做了很多壞事,又或者說是欠了別人錢,怕別人找上門來。我和父親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既來之,則安之,為了我的自行車,我們爺倆硬是守在了人家的家門口,天色己經暗了下來,寒氣襲人,我和父親在外面凍的直跺著腳。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個人還是出來了,長得就是賊眉鼠臉,問清楚了事以后,說要先付錢,過幾天就有貨,是市價的三分之一100塊,我和父親相互打量著,猶豫不決。最后還是說崩了,誰放心先把錢交到這么一個人身上呢。回來的路是上坡路,唯一的一點兒希望又破滅了,我坐在后面神情沮喪,父親使勁的踩著那輛爛“紅旗”,發出“格吱,格吱”的聲響……
父親回到家,沉默了半響,敲了敲他手里的煙鍋斗子,一咬牙說要給我買輛新的。父親先讓母親帶我去了趟舅舅家,舅舅和外甥還是比較親的。后來,從舅舅哪里拿到了100塊錢。第二天,父親拉上了架子車,上面拉滿了四五袋糧食去趕集市,我也跟著去,糧食買出去后就有錢了,再加上舅舅家借來的100塊錢,就可以買輛單車了,我喜出望外。父親艱難的拉著架子車,我在后面推著,這樣一直走到集市,十幾里的土坷路。父親的額頭上滾著豆子大的汗珠子,他沒有停一步。到了集市上,父親沒有像往常一樣討價還價,可能因為這次要賣的多,怕賣不出去湊不夠錢,反正算計著加上舅舅家借來的100塊錢,夠300塊錢能買輛自行車就行了。糧食買出去后,父親才一個勁兒的搖著頭嘆息說,這么好的米啊,自個兒都舍不得吃,才值這幾個錢。很快,我和父親去了一家自行車商店。我挑了一輛山地車,父親也覺得好,就買了。回去時,我踩著新買的自行車興高采烈的走在前頭,父親拉著架子車跟在后面。我回過頭看父親時,父親正拉著架子車艱難的走在上坡的路上,但他一直對著我的背后面露喜色,顯得很是欣慰。那一刻,我覺得父親的身影突然間變得高大起來,像一座山,橫在我面前,壓在我心頭上,沉甸甸的。
這個三月,我也就剩下這丁點兒的念想了,它來的沉重而結實。其實我是不戀家的,即便是現在。我只是習慣于想起一些時間的一些人,一段時光里的一些事。在每個落雨的日子里,在每個靜靜的午后,于時間的某一個裂隙里,我會想起。
作者簡介:張茂,筆名張謀,80年代生于陜西關中,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美文》《延河》《漳河文學》《散文世界》《遼河》《芳草潮》《東京文學》《打工文學》《南飛燕》《小品文選刊》《新課程報 語文導刊》《西安日報》《都市晨報》《隴東報》《西北信息報》等文學期刊、報紙副刊;入選2010年度《中國散文大聯展》2011、2012年度《中國散文年度佳作》2011、2012年度《陜西青年散文選》《當代優秀散文精品集》《中國美文21世紀十年精品選編》《中國散文精選300篇》《80后文學選》《散文中國》《記憶中的風景》《美麗陜西》等幾十種選本。著有《滿城遺愛》《心上的秋千》《左眼滄桑》《南方》《東莊紀事》《返鄉手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