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日報記者 王露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美好的“功能包”,不僅指向經濟,還指向生活,裝載著綠色、生態、健身、會友、休閑等一系列要素。近年來,我區大力實施“城美山青”工程,在城市綠化布景、園林增綠提質等方面做足“園林城市”文章,著力打造出門見綠、四季有花的生態文明宜居城市,先后完成了“園、場、帶”綠化提質改造建設,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1.5%,做到了綠隨路延、景隨季變,滿足了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綠色需求,不斷解鎖市民幸福密碼。
生態公園 讓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天氣這么好,我們還是去鳳山公園遛下娃哦!”每當天氣晴好的時候,武隆的市民朋友就相互邀約,帶著孩子、老人到鳳山公園游玩。在這里,老人的歡笑聲、孩童的嬉鬧聲清脆悅耳,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鳳山公園位于鳳山街道鳳山村、芋荷村,距離新城區1.2公里,比鄰人民廣場200米,總投資3998萬元,占地面積48900平方米,保潔面積13240平方米,綠化面積35660平方米,2015年9月開建,2017年2月15日投入使用,是城區人民群眾的“后花園”。
“以前,這里就是一片荒坡,閑暇日想帶孩子出來玩耍,都沒去處。如今,家門口的公園修好了,休閑、娛樂都方便,實實在在是政府為民謀的一項福利。”正陪著孩子堆沙的市民黃先生感慨,如今,每個周末,鳳山公園都十分熱鬧,三五好友散步其中,成群孩童追打嬉戲,生機勃勃。
鳳山公園配備修建了羽毛球場和籃球場,并栽植銀杏、黃桷樹、桂花樹等樹木,配以四季分明的花草。公園的建成,不但可以增加城市的綠地面積,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綜合性的休閑、娛樂、鍛煉、游玩的公園。
近年來,我區結合地理特點、生態優勢、人文特色,規劃建設了鳳山公園、龍山公園、廣東坡森林公園等13個綜合性公園和社區公園,公園綠地面積192.92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增至11.87平方米每人,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1.5%,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休閑廣場 讓業余生活更加豐富
“每天晚上去南濱廣場跳壩壩舞多得很,可鬧熱了。”鳳山街道中堆壩社區居民黃琴每天晚飯過后,都要到南濱廣場去跳壩壩舞。她說,南濱廣場建好后,可以打羽毛球、可以跳舞、可以滑滑板、可以觀看音樂噴泉……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南濱廣場于去年5月建成,總占地面積32000余平方米,其中,景觀廣場面積約240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4000平方米,噴泉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我區首個集文化、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服務廣場。
黃琴說,她們小時候,還沒有休閑娛樂的場所。在她的記憶中,人民廣場和世紀廣場,作為武隆公共活動的重要平臺,承載了無數市民的少時記憶。
1999年3月,世紀廣場動工修建。歷時兩年,2001年,世紀廣場正式竣工落成。“我記得在世紀廣場落成典禮儀式那天,廣場人山人海,大家都高興極了,還放禮炮慶祝。”黃琴說,現在,孩子都喜歡去鳳山公園、龍山公園玩耍,有鮮花綠樹作伴,還有雕塑、游樂設施可以合影,比我們小時候安逸多了。
正如黃琴所說,武隆城市建設發展在人居配套上作出了努力。雖然因受地勢的制約,城市面積在全市區縣的城區中不算大,但武隆甘愿花大力氣,利用城周邊山地和森林,改造和新建了城市公園和城市廣場。
近年來,我區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了人民廣場、世紀廣場、南濱廣場、北濱廣場、下油坊溝廣場、市政廣場、蘇家河廣場、中堆壩廣場等,讓市民在休閑娛樂上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
一廁一景 讓“方便”更加優雅
在區體育館周邊,一處外觀類似水立方體育館的公廁成了市民心中的網紅景點。每到晚上,廁所外墻的氛圍燈會隨著音樂自動變換,提升了廁所的顏值。實驗小學鳳溪校區旁,一座外形似地球儀的公廁也格外惹人注目,考慮到經常有學生入廁,廁所內部還有一些地理等相關科普的知識卡片。
在武隆,每走幾步就會看見各種與環境高度契合的公廁。
近年來,我區依托地形地貌和區域環境,通過將閑置地、邊角地規劃為公廁,按照“布點增量、優化布局、提檔升級”的原則,加強公廁建設,促進民生改善,進一步方便群眾生活、提升生活質量與城區形象品位。如今,武隆城區已有49座公廁,每200米就有一座公廁,每年還會增加2-3座。
此外,武隆還通過置石布景、花境打造,融入海綿城市理念,讓城市環境更優、面貌更美、氣質更佳、品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