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處烏江下游,在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境內有 “世界自然遺產”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在武隆有座很出名的山,它叫仙女山。是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這些相信大家都知道。
那么問題來了:關于仙女山的傳說故事,你知道多少?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這些傳說。
仙女山:即得名于名間傳說,這其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在仙女山腰有個打兒矸,附近有兩座山廟,山神很靈,能預卜吉兇,還能投石卜子,相傳有一個不知何姓何名的員外,為人陰險狠毒,殺人如麻。為防仇家的追殺,乘坐滑竿,隨帶仆從和家室,來此拜廟敬神。廟里的長老給他卜了一卦,說:“客家有百日之災,如能在此定居,可免災星。”說完,長老就不見了,這個員外深信不疑,于是就住了下來。打兒矸上面,是一眼看望不到邊的草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員外愛上了這里,于是就修房造屋,雇請長工,開墾荒地,點種包谷,未隔幾年,他就變成了打兒矸上面的員外富室郎。一年要收幾十石包谷,人們稱他為包谷員外。
包谷員外,對待長工刻薄,不能忍受,長工們便紛紛辭別而去,最后只剩下一個無家可歸的牛娃。牛娃幼時喪失父母,無家無地,無親無戚,四處討口要飯,被包谷員外收為牛娃。牛娃十二歲來到包谷員外家。這年牛娃十六歲了,放牧牛羊,砍柴割草,擔水掃地,里里外外都要他去做,經常累得腰酸背痛,晚上睡起就呻吟。
有天夜里,牛娃正在呻吟,忽然飄進來一個美女,恍惚之中,那美女摸了他的手,手馬上就不痛了,摸他的腰,腰也不酸了。牛娃很感激她,問她住在哪里?美女說:“我住的地方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別人不知。”牛娃急了,又問,你究竟住在哪里,美女說:“就在你的身邊。”話剛說完,即飄然不見了。從此以后,美女經常來會牛娃,幫他掃地,挑水,砍柴、割草、洗衣,不管包谷員外安排多少活路,有了美女,他都不愁完成。日久天長,美女與牛娃建立起了濃厚的感情,愿意結為終身伴侶。
牛娃和美女的事終于被包谷員外發現了。一個中秋的晚上,美女提來一壺酒,帶來了幾樣菜,和牛娃一起過中秋節,不想二人太高興了,喝得太多,一醉睡到了天亮。包谷員外見牛娃還未上坡,就來吵罵牛娃,發現牛娃與一個女子倒在一起,于是命仆人把他們抓起來。美女猛被驚醒,一見生人,飄然而去。牛娃被關在黑深深的地洞里,又冷又餓,迷迷糊糊。在夢中,他仿佛看到美女在給他蓋鋪蓋,喂他飯,還給他一顆寶珠,說:“如果有人要打你,就把珠子捏一捏,你餓了想吃東西,就把珠子放嘴里。”牛娃醒來后,肚子不餓了,手里真的捏著一顆金光閃閃的珠子。
包谷員外將牛娃關了兩天,又怕死了無人放牛、割草,一天晚上前來地洞探視,見牛娃身邊又睡著那女子,只看到女子滿身黑鱗,一眨眼,又見那女子一絲不掛,妙象畢現,于是色心頓起,淫心陡熾,一頭撲去,雙手緊緊抱住,只聽“唬”的一聲響,一條大蟒飛身出洞,嘿得包谷員外魂不附體,暈死在地。家人聞聲前來搶救,喂水灌藥,嘶聲呼喊,幾經折騰,包谷員外才終于醒來,一見牛娃,便干瞪著眼,叫人用皮鞭狠狠抽打,牛娃緊捏珠子,閉上雙眼,打了半天,牛娃全無反映,竟然呼呼地睡著了,包谷員外把他無法,只得又安排他去放牛。
又過了幾天,牛娃把牛羊趕到山上,山邊飄來一朵彩云,云中站著一位美女,牛娃馬上便迎了上去,正在地里巡視的包谷員外一見此情,立即帶人來追,彩云美女在前面飄,牛娃在云下跑,包谷員外在后面追,一直追到專天鋪,突然一個炸雷打了下來,巖石壁上頓時裂開一個石洞,云彩、美女、牛娃一閃便不見了蹤影。等到包谷員外追到,洞門早已關上。這時,又是一聲炸雷,劈向石巖,石巖山上巨石飛滾,把包谷員外埋在一堆亂石之中。后來,人們看到石洞隱現出“仙女洞”三個大字,才知道與牛娃相配的美女就是仙女。
還有個版本是這樣的:
仙女山原名龍安山,唐代陜西高僧海禪師來此結茅而居,隨即,善男信女便動手蓋了一座寺院,取名“龍安寺”(據柳宗元《龍安海禪師碑》)。
至于人們都稱該山為“仙女山”,龍安山反而被淡忘了,是緣于一個傳說:大約在宋代,山下住著一對婆媳,婆婆為人忠厚,積善好施;媳婦勤勞儉樸,采藥耕織。
一天,婆婆突然暈倒過去,醒來時眼前一片漆黑,雙目失明。為了治好婆婆的眼睛,媳婦天天上山采藥。一次她累極了,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剛閉上眼,便恍恍惚惚看見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手捧著一只鮮紅的大蜜桃笑盈盈地向她走來說:“你把這桃子帶回去給婆婆吃了吧,她的眼睛就會好的。”
媳婦驚喜交加,忙睜眼一看,姑娘已無影無蹤。說也奇怪,婆婆剛吃完桃子,只覺得渾身發熱,眼睛發脹。不一會工夫,雙目重現光明,而且比先前更清亮。大家都說這是婆婆心好,媳婦孝順,感動了救苦救難的仙女。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仙女的崇敬,就把這座山改稱“仙女山”。
這些傳說故事情節沒有牛郎織女那樣的曲折,但都很簡單樸實。不知道這些本地故事還能流傳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