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好!在這個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日子里迎來了新郎XXX先生、新娘XXX女士的結婚慶典···下面有請二位新人走過去把勞苦功高、含辛茹苦的父親母親請上禮臺! 請問新郎、新娘:尊老敬老是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孝敬父母是不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是)新娘:“媽,你辛苦了請喝茶喝了孝心茶。健康又發達! ”來,也給爸爸端上一杯茶,“爸,辛苦了請喝茶。”喝了兒媳茶,幸福是一家,先改口;再敬茶,把孝心化作三鞠躬獻給爸和媽。孝敬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孝敬從你我做起。
從古至今,孝敬一直是我們不過時的主題,但在不同的時代孝敬的方式又有所不同。在古代,方觀承千里探親。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清朝的文字獄使方觀承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少的方觀承兄弟只能流浪到寺廟中。方觀承在寺廟中生活過的很艱難,度日如年,但方觀承還是特別的想念被流放的祖父和父親,方觀承請求寺廟長老讓自己去見自己的父親,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饑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后,他們終于見到了二老。四口人在一起生活的很快樂。古代的孝敬轟轟烈烈,為了孝敬長輩上刀山,下火海,忍受肌體上的傷痛。現如今的孝敬并不一定要付出太多只需要你時時刻刻記得有你的父母在家中等著你回家,只需要你常回家看看,給父母、長輩多一點關懷;現如今的孝敬并不需要你出門在外一心只想著多賺一點錢才能回家孝敬父母,其實父母只需要你身體健健康康的平安歸來。古今中外,表現孝敬的方式有所不同。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百善孝為先”即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孝應該從孝敬父母開始起,父母生自己養自己,把自己養育成人,我們長大了,父母卻一天天老了,父母臉上的皺紋逃不過歲月的魔掌,但把我們養大了,他們卻無悔,因為我們長大了,長大了,我們應該懂事了,我們應該反過來養父母,讓父母不在為自己的養老擔憂,有能力的多給父母些物質上的東西,能力不大甚至沒能力的也不用擔心,父母不會怪你,不會因為你沒物質上的能力而說你不孝順,只要呢聽話,身體健康就可以,經常回家看看父母親,多給父母親一些關懷,讓父母感受到來自你的溫暖。只孝敬自己家的老人是還不夠的,還要多幫助別人家的老人,你幫助別人家的老人別人也會幫助你家的老人,在公交車上見到老人要主動讓座,主動扶老人過馬路,看見老人摔了,要主動攙扶,不要不管不顧,只知道自家的老人好就好。尊重老人還不行,還得要愛護年幼的孩子,不僅要愛自己的孩子,還要愛護別人家的孩子,幫助了別人家的孩子別人也會幫助你的孩子。假如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些,我們的社會就會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社會個個角落都會充滿愛,讓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每個人都感覺到幸福。
孝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孝是一個責任,只要每個人都負了這個責任,整個社會都會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