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愛”,或許是這世上最美好的字,它很簡單,只一個單字,卻又非常復(fù)雜,不少人窮其一生尋尋覓覓,也難得明白其中的真諦。從呱呱墜落地到離開世界,“家”和“愛”都陪在我們的身邊,無論在遠(yuǎn)方,無論有多遠(yuǎn),它永遠(yuǎn)都是我們心中最溫暖的地方,是我們心中最溫馨的事情,一想起它,就會有濃郁的歸屬感溢出。
我的家,并沒有什么特別,很平常,很普通,但是我有最深的感動,來自于最尋常的舉動。
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母親每晚睡覺前都會開著一盞燈,她會把客廳里那盞瓦數(shù)稍微暗一點的燈點亮,那是給還在上夜班的父親留下的一盞燈,直到父親回來,才將它關(guān)上。
母親一向非常節(jié)儉,我覺得這是她持家多年唯一“浪費(fèi)”的地方。
我漸漸長大,晚上終于可以一個人出去玩,有的時候和朋友出去玩回來晚了,遠(yuǎn)遠(yuǎn)就可以看到我的家還亮著燈,爸爸已不再上夜班了,那一盞燈是母親給我留的,也是父親留給我的,此時此刻,我才明白母親當(dāng)初留的那一盞燈并不浪費(fèi)。我回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凌晨兩點多,整個小區(qū)的住戶基本上都已經(jīng)關(guān)燈睡覺了,霎時,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又涌上我的心頭。進(jìn)了小區(qū)就只有我一個人,雖然有路燈,仍然感覺四周空蕩蕩陰森的黑暗怕人,心中漸漸覺得不安,腳下的腳步也不由得加快,但一抬頭看到家中那盞亮著的燈,心里突然間特別的明亮、溫暖和有勇氣。
直到在樓棟下看到家中還亮著的那盞燈,一顆焦躁的心才徹底平靜下來。那盞燈不太亮,但在我心里特別的明亮,它讓人覺得安定,仿佛在告訴我,無論我到了什么地方,有個溫暖的家在等待著我,期盼著我,有愛著我的人在等待著我,牽掛著我。
那樣的感覺讓人覺得溫馨,而那樣的感覺,或許只有家才能給予。
我結(jié)了婚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屋子,離開了父母,但和父母雖然同在一個城市,工作忙起來就時常忘記了要去父母那里看看,就一個或兩周末去一次,父母卻會常常過來看看我。有一天我在街上碰到父母,才知道昨晚他們在我的樓下轉(zhuǎn)悠了好久,本來想要上來看看我,可是最后還是沒有上來。
我奇怪地問父親為什么不上去,因為已經(jīng)走到了樓下。父親卻告訴我說那個時候已經(jīng)不早了,八九點鐘,他們事先也沒有告訴給我知道,看到我的房間沒有亮燈,以為我休息了,所以就沒有上去打擾。
父親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得出他有淡淡的失落,母親也是,但是他們顧及到我的情感,并沒有表露得太多。我那時候并沒有休息,只是習(xí)慣于看電視的時候不開燈。
自從那天以后,我便在窗口的地方安了一盞小夜燈,像母親當(dāng)初一樣為父親留燈。當(dāng)然,我也經(jīng)常抽出時間回家轉(zhuǎn)轉(zhuǎn),再忙也沒有不回家的理由,雖然幫不上什么忙,但是父母都很開心。
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父母,和他們相處的這四十多年里,他們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一句“我愛你”,甚至于連“我想你”也沒有。我大學(xué)四年是在外省度過的,一個月就那么幾通電話,每次的通話時間也不會超過三分鐘。他們不習(xí)慣用語言來表達(dá)情感,他們只習(xí)慣于將所有的情感都藏在一件件的小事情里。
我的家庭也時常有爭論,厲害的時候父母還會提到離婚,或者彼此不理會。那時的我,只能怯弱地站在一旁,不知道應(yīng)該說些什么。但是爭吵只是一時的,很快就會有人做出讓步,有的時候是我的母親,有的時候是我的父親。這個家維系著,爭吵和爭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爭論的對象可以是柴米油鹽,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我的緣故,因為需要一個完整的家,需要愛。我從小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我不愿意按照父母定好的軌跡生活,從而讓他們操心。我見過一次母親的眼淚,那個時候我因為工作在外面租了房子,但是由于工資不是很多,所以是和別人一起合租,環(huán)境也不是很好,母親來看我的時候,就紅了眼睛。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親的眼淚,她背過臉不愿意讓我發(fā)現(xiàn),就算我問起,她也固執(zhí)地說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
那一刻,我只能沉默,不知道應(yīng)該說些什么才好。然后我接受了母親的建議,回到了家里,選擇了一份安穩(wěn),但是和夢想無關(guān)的工作。我不是一個習(xí)慣于妥協(xié)的人,只是因為在面對母親眼淚的時候,我根本找不到拒絕的理由。我在外面的時候,從來不敢說自己苦不敢說自己累,哪怕沒有了下頓的飯錢,也不敢向父母開口。
我知道向他們開口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我不想讓他們?yōu)榱宋覔?dān)心。
我和我的父母一樣,也不善于言辭,可能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會滔滔不絕,面對愛人的 時候不會說“我愛你”。但惟獨(dú)在面對她的時候,我沒有辦法把那句話說出來,甚至于連一個擁抱的語氣都沒有。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怯弱,但是這的確是我心里無法邁過去一道坎兒。
我現(xiàn)在最害怕的事情有兩件,第一件事讓我的父母對我失望。我并不優(yōu)秀,并沒有成長為他們想要成為的模樣,甚至于為了堅持自己心中的夢想,而放棄了他們當(dāng)初為我設(shè)定好的道路。第二件事情,是我害怕看到父母的老去,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會有長輩和我告別,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很怕,有一天也要和自己的父母告別。
我不敢把這樣的想法告訴給父母知道,只是有的時候午夜夢回想到這事情,心里會有淡淡的泛堵。人生是一條奔馳而去的列車,每一站都會有人上車,然后陪伴你一段路程默默的下車。在這些人當(dāng)中,家人是最重要,也是可以陪你最久的人。但是,他們也終究會有離開的一天。
“家”和“愛”是世上溫馨的單字,而“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或許就是這世上最殘忍的一句話,以至于每次聽到這句話,我,我們很多人就會感覺出一聲長長的嘆息和感慨。
所以,我,我們更得要珍惜現(xiàn)在的每一天。
所以,我們都要為家,留一盞燈,為愛,留一盞燈,留一盞關(guān)心的燈,留一盞牽掛的燈,留在房間,留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