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和妹妹商量,今年的春節長假,我們姐妹兩家人到海南旅游,好好放松放松一下。然而,大年三十的春晚,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讓我熱淚盈眶,想想白發蒼蒼的父母親,我頓時改變了主意,拿出手機,我撥響了妹妹家的電話,講出了自己的想法:“今年春節哪兒都不去,在家陪陪父母,好嗎?”妹妹欣然同意。
為了給父母一個驚喜,大年初一我們相約,早早地來到父母的家,看著我們姐妹兩家人全部到齊,母親滿臉迷惑:“不是說要去旅游嗎?怎么沒去?”“訂不到機票,我們取消了原訂計劃。”妹妹調皮地撒了一個謊。“太好了!太好了!”母親欣喜若狂,一邊歡呼一邊開始指揮父親:“老頭子,孩子們回家了,還不快準備午餐!”“好咧!”父親熱烈響應,一下子鉆進廚房,便開始忙活。
父親打開冰箱,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年貨,面對堆積如山的雞鴨魚肉,我和妹妹心里明白:如果不盡快制止,父親會在母親的指揮下,按照往年的老規矩操辦,準備出一桌豐盛的新年午餐,而且這些美味佳肴會剩下很多很多,基本上會從大年初一吃到大年初五,讓我們變成名副其實的吃貨。我和妹妹立馬向父母提出強烈抗議:今年的新年團圓飯要“改革”!
父親充滿好奇:“如何改革?你們還想吃什么菜,盡管講來,老爸今天給你們露一手!”面對信心百倍、躍躍欲試的父親,我和妹妹相視一笑,清清嗓門,我振振有詞地提出了新年大餐的制作方案:“為了提倡節約用餐,今年的新年團圓餐一切從儉。吸取往年過年浪費的教訓,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全家人有八位,今年有八道菜足夠了,我想四葷四素最合適,而且,我建議這八道菜由我們共同完成,一人做一道菜,看看誰的手藝好,大家認為我的方案可行嗎?”
丈夫心領神會,他明白我的意思就是為了不讓父母累著,大家動手共同完成新年大餐,他一馬當先,首先表態:“這個方案很好,我完全同意!”“我同意!”、“我也同意!”……妹妹、妹夫、女兒、姨侄兒也紛紛鼓掌贊成。
少數服從多數,父母無可奈何,只好妥協。大家齊動手,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烹調技術。父親不愧是高手,也許平時是家里做飯的主力軍,一道鹵味大拼將自己精心準備的各類涼菜全盤推出,父親得意洋洋地講:這道菜由豬耳、毛肚、鴨肝等組成,品種多樣,取名為“十全十美”,是最好的下酒菜;母親是家里公認的“美食家”,她充滿自信地推出了自己的拿手菜:清蒸鯽魚。母親神秘地對我們說:這道菜不僅美顏健腦,而且還很吉利:年年有(魚)余;女兒的一道菜最有創意:怪味香排,女兒講:這道菜看上去又黃又亮,吃起來又細又嫩,它宛若多味的人生,酸甜苦辣麻有滋有味;妹妹最聰明,也許是平時很少做家務,她做的一道菜最簡單:葉子豆腐湯,可她的解說言之有理:這道菜雖然最平常,可它卻告訴大家做人要清心寡欲,清清白白,是一道傳播正能量的菜;妹夫做的菜最講究:紅燒蹄花,他希望大家新的一年馬不停蹄、奮勇向前;丈夫最用心,做了一道傳統菜:糯米丸子,這道菜由糯米、豆腐、蔥花、蒜粒等配料制作而成,吃起柔軟爽口,適合老年人食用,我知道,這道菜是母親的最愛,它不光味道好,而且象征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看著丈夫真心誠意為母親做了一道菜,我也靈感大發,做了一道父親喜愛的菜:銀耳蓮子羮,我告訴大家這道菜寓意深深:祝愿大家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紛紛將自己的拿手菜端上了客廳中間的大圓桌:父親的“鹵味大拼”、母親的“清蒸鯽魚”、妹夫的“紅燒蹄花”、女兒的“怪味香排”、丈夫的“糯米丸子”、妹妹的“葉子豆腐湯”、我的“銀耳蓮子羮”。四葷三素,整整七道菜,怎么少了一樣菜?正當大家納悶時,姨侄兒從廚房端出一大盤自制咸菜,有蘿卜干、水豆豉、榨菜絲等等。“難道這也算一道菜嗎?不行不行,重新做!”女兒有點不服,認為是弟弟在偷懶。機靈的姨侄兒卻講:“這些咸菜看似簡單,但它卻不尋常,這里面有外公的汗水,也有外婆的心血,蘊藏著他們深深的愛。所以,我將它取名為‘愛的味道’,這是一道最美味的下飯菜,不信大家走著瞧,有了它,等會你們一定會吃了一碗大米飯再想吃第二碗,這就叫‘好事成雙’!外公外婆,您們的外孫說得對不對?”“對!對!”看著神采飛揚的小外孫,父母又是拍手又是點頭,笑得合不攏嘴,眼里閃著晶瑩的淚花。我知道:那是父母最欣慰的笑容,最幸福的淚花!
十二點正,新年大餐準備就緒,父親舉起酒杯激動地說:“今年的團圓飯真是別有風趣,簡簡單單的八道菜,讓我體會到新年的味道叫做家,也讓我們老倆口看到孩子們真誠的孝心。過年了,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啊!孩子們,舉起酒杯,盛滿我們的祝福,干杯吧!”在一片歡呼聲中,新的一年拉開序幕。
陪著父母過新年,制作難忘的新年大餐,四葷四素八道菜,雖然簡單,卻富有創意,雖然平凡、卻蘊藏深情。它讓我們品出了濃濃的年味,濃濃的親情、也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家的和睦,至今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