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60米的個頭,黑而瘦小的身軀,在一些人的眼中,天生就是一副衰樣??谷沼⑿鄹赣H的因子,終于造就了他的屈強與自尊的性格。先是千里挑一,從農墾職中隔著的一道鴻溝,壓倒優勢地考入市一中。90年代初,在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后,被中科院廣東省分院相中,從事熱力學的科研。但在“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下,他動搖了,請求再三地安排順德的老家,工作在父母的身旁。在他就任國有軋鋼廠技術員后,在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的一路狂飆中,其日子有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他叫黎津銘,廣東省順德區樂從鎮人。
父親叫黎炳垣。南征北戰曾流下過他的鮮血,懷海戰役,平津戰役留下過他的足跡。解放后,在歷任代縣長,農場工會主席中,立過不郝的功勛,腿休時享受處級待遇??墒怯袝r幸福的背后是災難。先是媽媽湯梅芳患了神經官能癥,長期臥床不起。到2000年初,父親黎炳垣患了尿毒癥,幸福家庭的天坪由此扭曲。
入夜,喧鬧的大都市漸漸歸于平靜,廣東順德區樂從鎮蓮塘路一街一橫巷2號房的窗口,透出了一絲的亮光。黎津銘陪同姐弟四人圍攏在一起,緊緊圍繞已經癱瘓爸媽的護理問題展開了商討。開始時大家主張,由兄弟三人與出嫁的大家姐,每人一個月,輪流坐莊照顧,并取得了初步一致。
黎津銘在姐弟的排行中倒數第一。他靦腆而見解獨到,他默默環視了一下哥哥與家姐后,說:“現在要靠大家輪流坐莊照顧父母不現實,只能由我全職了!”面對小弟挺身而出,大家姐亞敏首先不依,認為已30出頭的弟弟,這樣不但誤了他的前程,而且可能會誤他的終身,還是主張輪坐莊好。黎津銘則堅決地說:“現在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室,小孩要讀書,家庭生活咋辦?”作為媽媽的湯梅芳表示,要黎津銘先考慮成婚,現在先由大家輪流照顧為好。黎津銘則堅決地說:“婚事是沒有時間表的,父母都變成了這個樣,還考慮什么前程呢?就這樣定了!”他的說話擲地有聲,從而征服了全體家人。
當黎津銘把一份辭職報告呈到企業主管手里時,企業領導驚呆了:你搞錯了吧!一個打開天窗難找尋的鼎鼎有名大學生,怎可能辭職去當一名家男呢?但黎津銘擲地有聲的回答,獲得了領導的批準。
尿毒癥是人體不能通過腎臟而產生尿液的一種病癥,發展到了后期稱為尿毒癥。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可走:即血透(即換血)和換腎。黎炳垣年事已高,體質差,換腎具有較大風險,只能血透折了(即換血)。
血液透析(換血)是一種既安全又易行,但慘糟折磨。頭痛,惡心嘔吐,血壓偏高,抽搐,甚至是昏迷,這是常見,病人都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因此每次從病床出來,黎炳垣臉面浮腫,全身無力,總得要癱坐好一會,才能慢慢地挪步前行。
從住所到醫院有10多公里路要走。每到換血之日,黎津銘則提前把當天的菜購了回來,把在家的母親排好,與出租司機相約后,準時把車開到前面道路旁,黎津銘則備好一根拐棍,由父親扶著拐棍,在半扶半靠中把父親拉扯了十多米上車。
廣東處于亞熱帶地區,“寧可一日不吃,不可一日不沖”已成為廣東人的一種習性。這時對黎津銘的考驗卻全面出現了。開始時,爸媽的手足可以活動,只要把衣食備好放到面前,便可自行解決??墒呛髞恚謰尩氖肿悴荒茏灾髁耍瓦B大小便,洗澡、唰牙也需要黎津銘的輔助。特別是每到洗澡時,簡直令人難以啟齒。但黎津銘卻拋棄這一切。沖涼時,他動手脫光爸媽的上衣,下身只留著底褲。黎津銘則從上至下給他們精洗了一遍,內褲里的那個地方,則由爸媽慢慢地處理??墒堑搅撕髞?,爸媽的手足開始不能自主了,一切全由黎津銘代勞,從而成為徹頭徹尾的家男。
根據病理,血透折的病人,不能飲水,否則可能因此會引起高鈉血癥或水中毒。所需的水分,只能以水果作補充。在血透折初期,黎炳垣開始感覺喉嚨干涸,大便困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了。
這是一個難眠的徹夜,一個突出的問題壓到黎津銘的心胸:父親已十多天沒有大便了。在肛閉的狀態下,食欲不振,飽腹鼓氣。大便無法排泄,必然造成體內失調。這一天,黎津銘提前起床,把父親從床上喚起,要他蹲廁。眼看半個小時過去了,廁所內沒有反應,黎津銘上前用力地敲著廁所大門,只見父親在里面喃喃自語地說:“不行呀!”過后又是40分鐘過去了,這時黎津銘急了,于是用力地推開廁所大門。這時蹲在廁所的父親,臉色排紅,豆大的汗珠從兩頰潸潸而下。他要父親調轉屁股,然后兩手撐地,把屁股抬起。當黎津銘沉下頭往肛門望時,發現肛門內呈干涸狀的黑色團塊,緊緊地堵在肛門里。看來任憑父親如何用力,也無法把團塊擠出來了。黎津銘立即取來木棒,但木棒容易折斷。后又取來了鐵釘撬,但容易傷及皮膚。這時已大汗淋漓的黎津銘,用手挖這是目前唯一的了。于是黎津銘把手清洗了一遍,經過消毒,用剪子剪去手上的指甲,然后把手伸到爸爸的屁股處,先從左邊挖出一條縫,從左至右,由表及里地挖出了一層又一層。被挖出來而掉到糞糟的糞便,發出咚咚的撞擊聲,黎津銘立即取來鐵錘把糞便敲碎,然后用水沖進糞坑里,以防把糞糟堵死。40多分鐘的人工手挖,暫時解決了父親的便塞。但黎津銘指甲因此破裂了,并滲出了血液。后來黎津銘在醫生指導下,從醫院購回一種潤活劑,每天往爸爸的肛門注射,秘便的問題終于解決了。
黎津銘辭職歸家,不覺十多年已經過去。一個滿腦子鋼鐵機理的學子,現在開始轉入對爸媽病理的研究。于是他開始購回大量的醫書與飲食資料,進行研讀。他根據尿毒癥的機理與父母生活的奢好,研究出:春補氣,夏補清,秋補虛,冬補溫等處方。然后采取燉制、烹飪、清蒸、包點等工藝,對餐飲進行精制與調配,從而吊起了爸媽的胃口,使父母的身體得到恢復。
黎津銘本是一朵向陽花,但他這朵鮮花為著父母而盛開。他說:“自己的一切是父母給的。為了父母獻出自己的一切理所當然,終生無悔。”現已50歲出頭的他,原來紅潤的臉,現在布滿著陰霾,一道道濠溝開始從眼角外開出。作為父母,看到一個大有作為的兒子,就這樣被埋沒了,心有不甘。于是不止一次地喚來熟人為他作媒,解決他的婚事,但次次遭到黎津銘的拒絕。原因是,現在把女友帶回家,她是否愿意;一旦女友入門,造成兩面插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以其兩敗俱傷,不如相安而居。
這是一朵向陽花,他在為著父母而盛開!
作者:吳文琴(筆名:吳狄),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佛山市睿智企業文化咨詢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