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年紀大的關(guān)系,我媽總是會忘記一些事情,又會記得一些事情,對我妥協(xié)一些事情,又會在某個時刻很固執(zhí)。
比如說住房的問題,我之前和她又是較量好幾日。
我給她購買了市區(qū)湖邊的花園洋房,復式,前后露臺,高尚住宅,樓前便是游泳池。樓旁是西班牙風格會所。
明年年底交房,找關(guān)系拿VIP號才好容易訂到,這算是夠驚艷的盡孝手筆了吧?
然而,她卻總是不開心,說什么也不愿意去。
我不明白她為什么不去,她說她舍不得老房子。于是我們又開始重復著那些無聊的老話題,為了對不對以及其它什么。
觀其色,察其心,我知道母親不一定如我們想象的和親戚羨慕的那般開心。
那么是為什么呢?這份開心居然不如我買給她的房子來得重要?
她說因為舍不下舊居,舊居生活便利,院門外是賣米粉早點的小店。菜販將各色蔬果一路排開,玉米、青椒、黃瓜....水靈得很,就地還價,拎上走人。
還有院中鄰居,幾十年處下來,雖免不了雞零狗碎,蜚短流長,但自有份親切。院墻外的老式居民區(qū),逢喜喪還存留吹吹打打的習俗,有時清晨四五點突然被高亢的嗩吶聲鬧醒。
她說得好多好多,我聽不下去了,當然不是這樣。我的傻媽媽她又記起了自己的父親。
就因為還記得父親,她才不愿意離開這里,離開這個充滿著父母大半生故事的地方。
在這個擁塞著父母每寸光陰的家,少有母親能忍心舍下的東西。包括我的初高中課本,十幾年錢的舊書刊,父親那堆武俠小說,還有舊畫框,花瓶,桌凳。。。。家里物件龐雜到數(shù)不清,理還亂。即便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沒個三五年也清理不完,因為這樣的東西隨著他們一起過的日子而不斷繁衍,就算某日清理打包完畢,也不可能搬至新居。
傻瓜媽媽繼續(xù)嘮嘮叨叨,而我繼續(xù)聽著,雖然我心里很明白,但是我半點厭倦的情緒也不敢表露出來。
媽媽說了她和父親結(jié)婚的樁樁件件,從父母結(jié)婚置辦的紅樟木箱到泡菜壇罐,甚至還有他倆在樓頂費心開辟的菜園,一磚一土,一窩一棚,連同樓頂養(yǎng)著的流浪貓咪,這些全凝著他兩人的心血和樂趣。
我的媽媽還說,那些新房新公寓哪里會建一個人聲喧鬧的自由市場,那些地方步行幾十分鐘處有個正在建的大超市,名字是音譯過來的,像國外女星的名字,和那些叫好又旺的小超市雖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不喜歡。我就喜歡在這里。
最后,媽媽嘆了一口氣,說:“我要是走了,那樓頂菜園,只能隨它去了,任其蔓雜。那可是你老爸的心血啊。”
我聽了這話,突然覺得媽媽一點也不傻。她只是舍不得那老房子。因為那是他們共同在一起二十幾年的歲月,辭別105平方米,不,是105平方米滿滿當當?shù)挠洃洝?/p>
孩子在那里長大,他們在那兒老去,日子在那兒一點點夯實。
而那尚在建的復式美屋倒像是建在她心口。我的這份隆重孝心她自然無法推拒,但她并不真心想去。
因為離開這里,她就會忘記父親。想到這里,我哭了。
我偷偷地擦拭著自己的眼睛,告訴她,爸爸沒有死。
媽媽笑著說,孩子你真傻啊!
原來媽媽她想起了父親,我哭了起來。
在孝的名義下,人首當其沖想做的事往往是改造,是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讓對方領(lǐng)受,如對方不受,或受之不情愿,給的人便憤然,便迷惑,便委屈。
因為孝,我們以為可以給得理直氣壯,氣壯得有時流于武斷而不自知,因為付出了,付出了就該有所回報,得到認可,得到接受的人的謳贊——與我們付出等價的謳贊。其實,真的孝順是什么?
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孝順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歸根結(jié)底,最妥當?shù)膼鄹改阜绞酵c付出的手筆與隆重沒關(guān)系,有時,愛,不過是讓對方舒服。那么不如愛得柔軟點,貼切點,善解點。
所以孝與愛是一把精致的搖椅,盡管它搖了很久,并不能讓你前進一步。盡管它是如此瑣碎單薄。
但往往,這比愛得蔚為壯觀卻強硬更吻合對方心意,更接近孝的真正內(nèi)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