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當雅也躺在沒有任何氣息的媽媽身旁時,我哭了,哭的一塌糊涂,或許有一天自己也會靜靜的依偎在安詳離去的父親旁,像孩提時一般。在父親面前,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
影片中并沒有生生死死的悲歡離合,亦沒有坎坎坷坷的大起大落,只是平淡的講述了母與子的故事:一個從小時候起,一直依偎著媽媽,到成長為會為了自己目標而努力的年輕人——雅也。但在自立的過程中,卻找不到工作而流落街頭。并在之后的努力,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隨后他把媽媽接到東京一起居住。然而命運捉弄人,媽媽因為多年的操勞而身患癌癥……
正是這種平凡的普通的故事才彰顯了人生的真諦: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是無私的!當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我們才后悔莫及,悔恨自己從未真正體會到這份愛,然后當自己成為父母時,又把自己父母無私的愛再傳承給下一代,直到永遠。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任何人都不能逃離這個因果循環。雅也始終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總有一天會面臨媽媽的離去,甚至那不負責的爸爸的離去,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當自己的狀況好轉的時候,媽媽卻沒有時間了……
我硬是強忍著淚水把《東京塔》堅持看完,我明白自己的處境——依然是沒有任何生存能力的人,依然是父親操心的孩子,當周圍的同學已經開始自己獨立時,愧疚的枷鎖更加加重了自己的自責,自己還是茍且偷生到現在的自己!沒有錢了,一個電話過去;又沒有錢了,再一個電話過去!
“媽媽,剛畢業時沒有工作游手好閑的時候,你總會寄來一兩萬元的生活費。那是媽媽打工賺得錢。媽媽不給自己買東西,而總是給我買……”在生活中,雅也就是這樣茍且偷生,我竟然發現自己也是這樣!大學四年幾乎沒有給父親打過電話,僅有的幾次竟是“可恥的”要錢!從來沒有詢問過父親的事情,從來沒有關心過父親的身體。
整整兩年沒有回家了,父親是多么的思念在遠方的兒子,而自己卻從來沒有想到父親。上初中起,自己為了學業就離開了家,因為學校離家比較近,所以父親堅持每天來學校看我;后來上了高中,學校遠了,但是父親還是堅持每月來看望兒子;再后來上了大學,學校更遠了,父親不來了。其實我明白父親真的很想來,但是,他為了省下路費從而為我多寄點生活費就打消了念頭。
父親患有嚴重的慢性氣管炎,是家族遺傳的,每年冬天都要害病,而且鬧得厲害,凡是家有老人的人都知道,得這種病,是一種痛苦的煎熬。呼吸困難、常咳不止、面紅耳赤、口干舌燥、徹夜難眠幾乎所有能想象到的,父親已經經歷過了,從小就目睹了他痛苦的掙扎在病魔的邊緣中,在淚水中長大的自己也慢慢學會堅強起來,因為我明白父親從未放棄過,自己就是他的希望。
當影片中“媽媽”在病床上痛苦的掙扎時,我出奇的平靜,她可否知道,我可愛的父親已經苦苦掙扎了幾十年,多少個漫長寒冷的冬天,多少個徹夜難眠的夜晚,父親卷縮著身體爬在那里拼命的呼吸著……已經不記得他手上有多少個針眼的痕跡,只記得,第一次幫父親拔針頭時,濺出了滾燙的鮮血……雅也你知道嗎?此時此刻我最了解你的心情。
雅也的執拗和善良我們都有。在媽媽病重最后一次住院的時候,雅也攙扶著媽媽走過一條長長的馬路,也像曾經媽媽攙扶著小雅也走在回到故鄉的鐵道上。最后在東京塔下的醫院里,外面下起了雪,“我”和媽媽一起仰望著她從未登上過的東京塔,要是能帶媽媽登上東京塔該有多好,而不是只有在東京塔下了。可惜的是,直到媽媽離去,也從未登上東京塔。
我在顫抖,內心在顫抖;我在懼怕,內心在懼怕。如果父親等不到自己出人頭地的那一天突然棄我而去……沒有這樣的假設,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如果!父親苦了一輩子了,也累了一輩子了,是時候該享福了。父親你要等著兒子!一定要等著兒子!
讓我們約定在您百歲壽辰的日子,咱們父子倆也去東京塔上,去圓雅也和他媽媽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