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村位于武隆區東南部,地處白馬山旅游度假區天尺坪核心景區。近年來,板橋村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積極發展蔬菜種植,深度挖掘“老涼水寨”文化,產業發展與鄉村旅游齊頭并進,全村正向“鄉村旅游示范村”“鄉村振興示范村”穩步推進。
4月底的板橋村,已經進入了卷心菜管護的季節。這幾天,板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吳曉飛正忙著布置全村的卷心菜下種和管理工作。
2019年3月,吳曉飛放棄了在外的高薪工作,回到了家鄉板橋村開始發展產業。作為村里的本土人才、村集體經濟負責人,在積極發展自身的同時,吳曉飛始終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
“我們現在搬進了新房子,自己在家里養了幾頭豬,種了一些蔬菜。我希望帶領家鄉的村民參加蔬菜種植,共同發展產業,一起走向致富路。”吳曉飛說。
在村集體經濟的帶動發展下,2020年,板橋村陸續發展了糯玉米、辣椒等蔬菜種植共700多畝,涵蓋全村634戶2027人。今年,全村的蔬菜種植面積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新增了120多畝,借助企業的對口幫扶,板橋村的產業發展已經實現了“訂單化”種植,緊跟市場需求。
“板橋村自脫貧攻堅以來,借助優越的區位資源和高山生態資源,重點發展鄉村旅游和種養殖高效產業,增加貧困戶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板橋村第一書記鄧興權介紹,板橋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速推進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先后爭取了涪陵對口幫扶,新大興實業集團和渝教科貿集團對結幫扶,每年發展高山生態蔬菜產業600余畝,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3500元以上。
在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板橋村還始終堅持全區“深耕仙女山、錯位拓展白馬山、以點帶面發展鄉村旅游”總思路,結合古鹽道、古井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古涼水寨”和農耕文化。現在的板橋村宛如一幅優美田園畫,垂柳涼亭、荷塘家禽,全村正向鄉村旅游示范村大步邁進。
截止目前,板橋鄉村旅游節點打造基本完成,累計解決本村務工200人次,實現人均增收1萬余元。
鄧興權介紹,今年,板橋村鄉村旅游示范點將陸續開放,板橋村也將以產業發展為基礎,以鄉村旅游為依托,不斷延伸全村各項產業發展鏈條,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建成宜居宜業的大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