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
生態旅游: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準則,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采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并獲得心身愉悅的旅游方式。
生態旅游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可持續,可以概括為,以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方式管理生態旅游資源,保證生態旅游地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在滿足當代人開展生態旅游的同時,不影響后代人滿足其對生態旅游需要的能力。
“樹頂漫步”,顧名思義,就是漫步在樹的頂端。從全球工業革命時期,對森林的大肆砍伐,對自然資源無限量的索取,發展到今天,重新關注地球,充分尊重大自然,依托現有的森林資源,從樹外→樹下→樹間→樹頂,不傷害一草一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的空間,享受自然觀景的樂趣。
樹頂漫步是國內首家全面導入“無痕山林”體系的生態可持續發展型社會企業,始終致力于踐行中共十八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十九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持續發展理念。
仙女山營地是樹頂漫步在國內選址建設的第二座綜合性自然教育營地,為依托仙女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與森林植被資源,打造國內生態旅游標桿,我們不論是在前期的選址、規劃,還是中期的建設、施工,包括后期的運營管理,都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放在了首位。樹頂漫步無疑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的一個最有力的見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