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導游是我們在旅游中見到過的最美導游。”近日,武隆縣喀斯特公司景區經營管理中心經理陳慶洪,翻出一封上海游客熊祥玉、蔣振康寫來的表揚信念道,“讓我們敬佩的是,她一邊為我們熱情地講解,一邊蹲下身將地上的垃圾、煙蒂等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用自身的行動,引導游客文明旅游。”
被游客寫信表揚的這位導游名叫冉婭,是喀斯特公司的一名普通導游。“她也是一名文明旅游志愿者。”陳慶洪說。
“建設國際知名旅游勝地,除了知名品牌效應這個硬實力外,還要有文明素質這個軟實力。”武隆縣委書記何平表示。在武隆的旅游景區里,有300余位引導游客文明旅游的志愿者,他們被稱為仙女山上的文明“仙子”。
用文明服務來引導文明旅游
隨著武隆旅游的升溫,來自國內外的游客也不斷地涌進武隆。在游客大量涌來的同時,一些旅游中不文明的現象也不斷地出現。
“對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除了加強管理外,更主要的是要通過文明服務來引導游客。”武隆縣文明辦負責人說,因此,2014年初,縣文明辦在景區管理和服務人員、縣級部門和景區所在鄉鎮的機關單位、以及仙女山上的熱心村民中,招募了一支專門引導游客文明旅游的志愿服務隊伍。
這支300余人的志愿服務隊伍,先由縣文明辦和負責景區經營管理的喀斯特公司進行崗前培訓,讓他們了解景區的游覽路線、景點特色以及文明旅游的相關知識,然后再上崗。
這支引導文明旅游的志愿服務隊伍,屬于景區工作人員,實行“全天候”文明引導志愿服務,隨時隨地都用自己的行為給游客做好文明旅游的示范;機關單位和村民中的志愿者,則利用節假日時間,為游客做好志愿服務。
仙女山上的文明“仙子”
“志愿者引導游客文明旅游,首先自己要是文明的使者。”武隆縣文明辦負責人說,因此這300余名志愿者都提出:用自己的行動在游客中樹立起仙女山上的文明“仙子”形象。
今年2月22日晚8點,到仙女山來旅游的全國各地游客,涌向“印象武隆”演出劇場。一名觀眾要將寵物帶入劇場。此時,劇場安檢口的志愿者王小江上前,非常禮貌地勸阻:“同志,按規定,寵物不能帶進劇場,請你把它放在專門設置的寵物籠內好嗎?”
“你多管閑事,我就是要帶進去。”這位游客不但不聽勸阻,還不斷地辱罵王小江,其同行的一位男游客甚至強行將檢票口的欄桿全部推倒在地。
在整個過程中,王小江始終堅持罵不還口,反復向游客解釋劇場的規定,講明不讓帶寵物進劇場是為了維護好演出的秩序,維護公眾的利益。
王小江的文明服務,終于感動了這兩位游客,他們最后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賠禮道歉后,與王小江一起將推倒的欄桿放回原位。
在武隆天生三橋、芙蓉洞等景區,當個別游客順手把垃圾丟在地上時,經常能看到穿著印有“中國武隆公園”字樣馬甲的志愿者,默默地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內。當丟垃圾的游客回頭看到志愿者在后面為他們撿垃圾時,也不好意思隨手丟垃圾了。
志愿者用行動傳遞的旅游文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游客文明旅游。去年國慶節,從上海來的游客祝和葉對志愿者說:“你們是這仙女山上的文明‘仙子’,引導我們要自覺地文明旅游。”
仙女山上盛開文明旅游之花
文明“仙子”的文明引領,為武隆以仙女山為主的旅游,帶來了旅游文明。
今年春節黃金周,雖然武隆旅游景區的游客比往年增加了10%以上,但不文明的旅游行為卻大幅減少。
今年2月7日上午9點多,從主城大渡口到仙女山旅游的一個團隊里,有身孕的游客張紅蘭因旅途勞累動了胎氣,引發腹痛,隨時面臨早產。此時,從游客到景區的志愿者,都緊急行動起來,展開了接力救援。
幾位游客主動承擔起照顧孕婦的責任,在景區內的志愿者立即組織抬滑竿的人員,一站一站地、小心翼翼地把孕婦往山下抬。與此同時,志愿者又馬上給醫院打電話,仙女山醫院婦產科的醫生立即跟著救護車,趕往山崖邊的公路,把孕婦接到醫院,為這位孕婦游客贏得了最佳救治時間。
有一次正值旅游旺季,天色已晚,天生三橋里因游客眾多,滯留了兩三千名游客,情況極為緊急。這時,仙女山鎮的40多名志愿者迅速趕到現場,一方面做好游客的情緒穩定工作,一面分批疏導游客出來。
見到這樣多的志愿者來幫助自己,游客們主動配合,到晚上8點多鐘,所有的游客都平安地走了出來。
“文明‘仙子’引導武隆旅游,讓文明旅游之花盛開。”縣文明辦負責人說,這也為武隆旅游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記者 羅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