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交際習俗:男子見面時習慣微微鞠躬后握手,并彼此問候。婦女很少握手。女士之 間習慣鞠躬問候,社交時則握手。韓國人與外國人交往時,可能會問及一些私人的問題,對此不必介意。韓國人有敬老的習慣,任何場合都應 先向長者問候。重視儀表,任何場合都要衣著整潔。婦女的穿著較保守。
信仰禁忌:多信仰基督教、佛教和天主教。忌“4”,忌將“李”姓解釋為“十八子李”。喜歡穿白色衣料。每年6月都要歡度洗頭節,吃洗頭宴。
飲食特點:以大米為主食,喜歡中國的川菜,口味偏辣,愛吃牛肉、瘦豬肉、海味、狗肉和卷心菜等。“韓國燒烤”很有特色。在宴會上,主人一般不把菜夾到客人盤里,而由女服務員替客人夾菜,各道菜陸續端上。
日本:
交際習俗:注重禮節,講究言談舉止的禮貌。傳統禮節為鞠躬禮,行禮時雙手扶膝,躬身九十度。妻子送丈夫,晚輩送長輩外出時,彎腰行禮至看不見其背影后才直起身。在較正式的場合,遞物和接物都用雙手。在國際交往時,一般行握手禮。談話時,常使用自謙語,貶己抬人。與人交談時總是面帶微笑,尤其是婦女。
信仰禁忌:多信仰神道和佛教,“過午不食”。忌紫色和綠色,認為是悲傷和不祥之色。忌“4”,送禮時忌“9”,忌3人一塊合影。對狐貍和獾的圖案很反感。菊花和菊花圖案是皇族的象征。使用筷子有許多禁忌,如忌將筷子直插飯中,不能用一雙筷子依次給每個人夾、撥菜肴。還有忌用半途筷、游動筷等。
飲食特點:“日本料理”的特點是以魚、蝦、貝等海鮮為烹調原料,可熱吃、冷吃、生吃或熟吃。主食為大米,逢年節和生日喜歡吃紅豆飯,喜歡吃醬和醬湯。餐前餐后一杯清茶。方便食品有“便當”(盒飯)和“壽司”等
英國:
交際習俗:不喜歡被統稱為“英國人”,而喜歡被稱為“不列顛人”。習慣握手禮,女子一般施屈膝禮。男子如戴禮帽,遇見朋友時微微揭起以示禮貌。注重實際,不喜空談,社交場合衣著整潔,彬彬有禮,體現“紳士風度”。婦女穿著較正式的服裝時,通常要配一頂帽子。在社交場合堅持“女士第一”的原則。
信仰禁忌:主要信奉新教和羅馬天主教。忌4人交叉握手,忌“13”和“星期五”,忌用一次火點3支煙。不喜歡大象及其圖案,討厭墨綠色,忌黑貓和百合花,忌碰撒食鹽和打碎玻璃。認為星期三是黃道吉日。喜歡養狗,認為白馬象征好運,馬蹄鐵會帶來好運。
飲食特點:通常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午茶點和晚餐,晚餐為正餐。不喜歡上餐館,喜歡親自烹調。平時以英法菜為主。“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譽為國菜。進餐前習慣先喝啤酒或威士忌。講究喝早茶與下午茶
法國:
交際習俗:注重服飾的華麗和式樣的更新。婦女視化妝和美容為生活之必需。時間觀念強,工作計劃性強,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則。習慣行握手禮,有一定社會身份的人施吻手禮。少女常施屈膝禮。男女之間,女子之間及男子之間,還有親吻面頰的習慣。社交中不愿他人過問個人私事。反感向婦女贈送香水及初次見面就送禮。
信仰禁忌: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黃色和墨綠色。忌孔雀和仙鶴。視菊花、杜鵑花與核桃等為不祥之物。喜愛藝術和娛樂活動。
飲食特點:法國人會吃,也講究吃。法國菜風靡世界。法國人喜歡吃蝸牛和青蛙腿,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喜歡喝酒。法國菜的特點是鮮嫩。法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菜。
美國:
交際習俗:性格開朗,喜歡社交,善于攀談。與人交往時講究禮儀,但沒有過多的客套。朋友見面,說聲“Hello”就算打招呼。社交場合一般行握手禮,熟人則施親吻禮。較熟的朋友常直呼其名,以示親熱。經常說“請原諒”等禮貌用語。交談時,經常以手勢助興,與對方保持半米左右距離。不愿被問其年齡、收入、所購物品的價錢,不喜歡被恭維其“胖”。對婦女不能贈送香水、衣物和化妝品。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
信仰禁忌:多信仰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黑色。偏愛白色和黃色,喜歡藍色和紅色。崇尚白頭鷹,敬為國鳥。
飲食特點:喜歡咸中帶甜的菜肴,口味清淡。重視營養,愛吃海味和蔬菜。早、午餐從簡,晚餐較豐富。偏愛蛙肉和火雞。飯后喜歡喝咖啡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