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11:35從仙女山鎮來到了武隆天坑的“天生三橋”景區。
買過門票,我們乘觀光電梯下行。走出電梯,我發現周遭巖壁如被削劈一般。這種天坑式的喀斯特地貌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覺得好新鮮。神奇的是有些峰巒會天然形成石橋狀。盡管形態不一,但個個鬼斧神工。
我正百思不解之時,迎面高高的“天龍橋”就突兀進入我的視野。原來它高度是200米,跨度達300米。真是頂天立地,氣勢磅礴。我們沿著人行棧道漸漸走進“天龍橋”下,方見里面洞中有洞,猶如迷宮。
穿過“天龍橋”的棧道繼續向下蜿蜒。也讓我明白了真正的天坑底部還在下面。此時,我站在“天龍橋”下俯瞰著坑底的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眼前的畫面似曾相識,我猛然想起這里是張藝謀導演的那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取景地。當然了,這座瓦的“天福官驛”就是為了這部電影而搭建的。只是當地人為了旅游業而保留了這座建筑。現在看來還真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我們在天福官驛匆匆一覽,隨后繼續向前。沒想到天坑底部比想象要平坦。不過一點都不乏味,到處郁郁蔥蔥。還不時可見崖壁上的流泉飛瀑和地上蜿蜒的溪流。我感覺自己有些目不暇接。
很快我便見到了位于天坑中部的“青龍橋”。它的橋洞不是很規則,卻是這里垂直高度最大的一座天生橋。據說晴天夕陽西下之時,這里霞光萬道,眼前的天生橋好似一條青龍飛上天。可想“青龍橋”的名字得于此。
穿過”青龍橋”,我們走上一段溪邊的棧道。這一帶的溪谷顯然林森木秀,讓我感覺空氣都帶著草木的清香。轉眼,我們便來到前方的“黑龍橋”。單從外觀看“黑龍橋”似乎很不起眼。因為“橋洞”窄窄的。我們隨后走進它的內部,發現高深且幽暗。“橋洞”頂部嶙峋的巖石,猶如一條兇煞的黑龍藏身于此。不免有些令人膽戰心驚。
而“黑龍橋”中流態各異的泉無疑是一大看點。仔細看來,有“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和“霧泉”。它們各具特點,真是一道道美妙的奇觀。
走出了“黑龍橋”,我們繼續沿棧道前行。或許有了小小的沙洲,身旁溪流的水面一下子平靜許多。在四周青翠林木的掩映下,這池碧水恍若是上天遺落在大地的璞玉,溫潤而有光澤。
當然幾步之遙,我們便來到終點。結束了我們武隆天坑的天生三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