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仙女山,看印象武隆
馬蹄型的天坑,坐滿了聽故事的人
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鄉村電影
也是這般的人影幢幢,聲若鼎沸
聲光電的現代技術,調出
起伏連綿的山,湍流險峻的江
以及活躍在靈山秀水的飛禽走獸
調出吊腳樓、木板房,斗笠、蓑衣、小背簍
紅紅的辣椒、金黃的玉米棒子以及染霜的楓葉
點燃山里人家的煙火
是哪家的山妹子在哭嫁
芊芊玉足踏上的路
讓走遠的古老習俗,在耳邊又喊上一嗓子
我的父啊我的母,出嫁才知道父母的苦
多少女子在那幽怨的深潭
演繹過長歌當哭的儀式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飛
伴隨鏗鏘有力的號子,拉纖的川江漢子
腳蹬石頭手扒沙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那闖險灘、越急流,風餐露飲的每一秒
都是向雪雨風霜的吶喊
川江號子消失了,哭嫁的歌聲消失了
拉纖的人,遠去了;講故事的人也老了
聽故事的人走了
走得越遠,那些故事便傳得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