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區仙女山街道荊竹村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在1000至1300米之間,林海、草甸、天坑、峽谷等自然資源遍布全村,森林覆蓋率達75%。由于生態良好,天空時常飄著朵朵白云,“云上荊竹”的美名由此而來。
仙女山荊竹村航拍
早在45年前,這些自然生態山水,并沒有給大家帶來“財富”。相反卻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貧瘠、水資源匱乏等條件制約,被周邊的人們戲稱為“鳥都不生蛋”的“窮旮旯”。
“那時烏江兩岸既無沿江公路,又無過江大橋,唯有沿著先輩在懸崖上踩出的一條羊腸小道,再來到烏江邊再乘坐自制的小木船,才能走出大山。”家住荊竹村桐梓園的老農王良對曾經的“行路難”至今還心有余悸。他告訴記者,村里除了出行難外,還深受用水之苦,這里方圓幾十里沒有泉水,家家戶戶就房前屋后挖上土井,靠天落水來‘解渴救命’。
81歲曾任村干部的陳明江回憶道,荊竹村過去窮,其窮根關鍵在于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滯后,是一個典型的無水、無電、無路、無產業的“四無”村。
仙女山街道荊竹村一隅
近年來,為了改變現狀,荊竹村大膽實踐探索,發揮緊鄰仙女山、天生三橋景區及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區位優勢,充分挖掘特色鄉村文化,以現代創意活化傳統鄉愁,加快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讓“山水”顏值與“人文”氣質協同并進,實現了生態價值的有效轉化,為落后村莊的鄉村振興注入了生機活力。
2023荊竹村村晚
“我們將文化自信的種子種下去,讓文化在村里活起來,深深厚植于荊竹村鄉村發展的新動力。”該村黨支部書記諶菊告訴記者,通過村支兩委的下沉式調研,確定了村莊文化內涵,重塑時代精神價值,并且挖掘培育非遺特色文化,引入多元藝術表現形式,開發成各類特色旅游商品,充分探索傳承了利用路徑。
靜竹村農事課堂
與此同時,荊竹村通過文化+旅游、文化+農業等多向度融合,促進旅游、山地特色農業、體育、文創等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推動產業“接二連三”,擴寬村民增收渠道。引進打造歸原小鎮等一批文旅主題項目,以項目建設帶動發展;改造歸原茶社,再現土柴火灶、銅茶壺與青瓷杯等故園情景,以鄉愁記憶吸引游客駐足;建成武隆區三農產業聯合會聯農帶農轉化平臺,帶動山羊、西紅柿等農副產品銷售,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直接受益農戶126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推動文化創意與旅游融合發展,打造“武小仙”“隆小馬”系列文創品牌,推出時尚竹編、蠟染香包等文創產品。
草坪燒烤
在多業態融合發展中,荊竹村加快餐飲、研學、采摘、住宿、電商等多種業態的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業態。如“歸原小鎮”項目,按照“田園+樂園+莊園”發展模式,結合荊竹傳統文化內涵,打造避暑康養、主題民宿、戶外運動等融合項目,建成4A級鄉村旅游特色景區,年吸引游客50萬人次,解決100余名村民就業;建設創客服務中心,豐富創客工作室、創客宿舍等空間,引進知名酒店、特色餐飲、文化娛樂等企業20余家,入駐企業及個體40余家、創客120余人。
如今,荊竹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出了一條鄉村人才振興牽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完善鄉村治理的有益探索實踐,讓各類人才資源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新力量。
向仲懷院士實驗基地
“荊竹村‘四民’工程是仙女山街道以人才振興推進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通過‘內育外引’總思路,打造由‘原村民、新村民、云村民、榮譽村民’組成的‘四民’村子,從而廣泛吸納荊竹村內、村外、全國乃至境外的各類人才,參與荊竹村鄉村振興建設。”諶菊介紹,實施“四民”工程,即原村民素質提升、新村民筑巢引鳳、云村民廣泛云集、榮譽村民領銜帶動,3年內全球招引村民2萬人。目前,依托鄉村旅游學院荊竹校區累計培訓原村民5000余人次、培育提升農村工匠、手工藝人等200余名,認證榮譽村民4名、新村民500余名、云村民6000余名。同時,村里還引進一批人才,設立向仲懷院士工作站,引進專業農業人才,建設高山水果種植科研基地,帶動周邊種植水果5000余畝,年經濟效益達1000萬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重慶大學等10余所高校,在荊竹村成立“鄉村大學城”,借力高校資源建設“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校地合作新場景、新模式,累計與2000余名高校師生開展各類性專題調研。
頒獎現場
2019年,荊竹村被評為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2年,荊竹村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評為“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同時入選《2022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報道說“重慶荊竹村獲評,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進共同富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一次非常優秀的實踐”“走出了一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的中國式鄉村發展道路”。
陽春三月,漫步荊竹村,寬敞整潔的道路、白墻黛瓦的小樓、忙碌勞作的村民、瓜果飄香的田園……公路邊懸掛著的“歸原問舍,云尚荊竹”宣傳語,在藍天白云下顯得格外耀眼。這不僅是荊竹村在美麗武隆建設中的宣傳語,更是村民們樂享小康的幸福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