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國武隆金樹國際紀錄片周作品賞析活動分別在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酷客部落酒店報告廳舉行,賞析活動圍繞推動國產紀錄片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紀實影像見證壯美山河、人間煙火、璀璨文明,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動人故事。
在酷客部落一樓報告廳,以“再現表現紀實影像與行業中國”為主題的圓桌會吸引了行業專家的眼球。來自重慶廣播電視臺(總臺)科教頻道總監余季波圍繞主題做主旨演講。“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社會與文明、時代,這些‘被表現’的對象,都來自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這些影像故事也都離不開價值支撐。”“中國故事如果沒有價值內核,就只是一些外表的元素。”“把故事背后深刻的人文價值、歷史價值等通過影像所呈現出來。”……在隨后的圓桌會上,臺上嘉賓圍繞主題,分享自身的實踐經驗,并進行現場點評和探討。
一部《舟舟的世界》,帶觀眾走進弱智男孩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一部《英和白》,帶大家體會一個人和一只熊貓的孤獨與情感;一部《幼兒園》,帶人們看清兒童世界不同于刻板印象的新一面……當天,豆瓣平均分8分以上的“教科書級”紀錄片之父、著名導演張以慶展映了耗時3年完成的紀錄片《君紫檀》,與行業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暢談傳統文化,分享創作心得。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云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文學的故鄉》是第一部大規模集中反映中國著名作家的紀錄片。張同道在現場告訴聽眾們,之所以拍這部紀錄片,是因為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給了自己很大觸動。當中國文學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他希望能用鏡頭為當代中國作家留下他們創作的歷程。“莫言通過《紅高粱》,把高密東北鄉變成了世界文學的風景,我覺得從這個切口進去,能看到文學背后的文化土層、地理風貌。支撐作家創作的那片土地,其實就是‘文學發生的現場’。”
據舉辦方介紹,此次評析會的舉辦,以分享經驗的形式加速提高紀錄片人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用點評的方法對好的記錄作品進行深刻分析,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希望更多的行業同仁能從紀錄片中領悟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切實感悟到導演致力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家國情懷和人格魅力,以仁愛天下的責任擔當,以勤奮務實的學習態度,成就扎實的知識、能力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