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前一個月就買了門票訂了酒店,趁著假期全家出動來武隆看看仙女山、天生三橋,果然不虛此行。”來自北京的張先生將武隆作為了今年跨省旅游的第一站。
旅游大巴魚貫而來,自駕車輛絡繹不絕,游客排隊秩序井然……仙女山、天生三橋、印象武隆演藝區頻頻上演“人從眾叕”的火熱場面。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武隆再一次成為重慶景區游版塊的“爆款”。
天生三橋人氣旺
數據顯示,僅“五一”5天時間,武隆接待游客121.3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7%,4.71%。而2023年第一季度,武隆接待游客883.6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1.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68%、14.47%,游客接待總量和團隊接待量一直位于重慶榜首,“開門紅”后“持續紅”。這是敢想敢干武隆人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也是武隆旅游“三次創業”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力證明。
然而在經濟逐漸恢復的當下,武隆為何能迅速提升旅游人氣呢?
“三次創業”引領發展
回首旅游創業,武隆已走過了20余年的歲月。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迫切需要迭代升級,推動旅游產業實現由數量型向數量質量并重型轉變、推動由打卡向刷卡提升旅游人均消費、由單一的旅游支撐向“+旅游”的多元產業支撐“三個轉變”。
仙女山游人如織
聚焦“做深產業鏈、提升貢獻度”,以研學、運動、藝術、康養、婚戀、服務六大產業鏈條為抓手,發展“工業+旅游”“農業+旅游”“建筑業+旅游”“服務業+旅游”融合鏈,是當前武隆旅游“三次創業”的重要戰略。“6+4”產業鏈條,充分激發了武隆人人都為旅游賦能的激情和動力。
位于白馬山的茶文化研學基地,跨界融合了農文旅相關產業,開業至今已接待游客3萬余人,不僅豐富了文旅產品供給,創造更多消費場景,還讓游客有了沉浸式的旅游體驗,帶動了周邊農戶的收益,促進了餐飲酒店行業的發展。
當前,武隆正以“一主兩輔多元”的發展思路拓展農業特色產業,依托田園風光、綠水青山、鄉土文化、民俗風情、綠色農產品等特色資源延伸產業鏈條,主動“+旅游”,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和康養產業應運而生,激活著農業發展新動能。
在“三次創業”的大背景下,41萬武隆人積極響應,頭腦風暴提出了許多“金點子”。“城市門戶更新”項目作為全區“十件大事”之一,匯聚了各行各業武隆人篆寫“武隆”的206件作品,講述著“一面墻如何誕生”的精彩故事,是城市會客廳的點睛之作,也是武隆人歡迎廣大游客來武滿滿的誠意。
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正吸引著全區上下乃至全國各地的“創客”云集。“世界最佳旅游鄉村”荊竹村、四川大學(重慶武隆)旅游國際化協同創新研究院、溫鐵軍工作室、國際創客藝術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給足有智之士發展空間,在這方熱土上接續發力,為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綠色發展創新示范區不斷努力。
滿滿誠意厚贈游客
從今年春節以來,武隆景區數據向好,捷報頻傳。大年初二,仙女山景區迎來兔年首個500人跨省游大團,大年初四,央視新聞聯播點贊武隆冰雪旅游。
天生三橋檢票口處游客成群
“今年開局早、部署早、啟動早。”區旅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際營銷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的營銷工作早在年前就作出安排,以媒體營銷、活動營銷、渠道營銷、合作營銷等方式,創新營銷戰略,掀起了武隆旅游營銷熱潮。
春節過后,31個市場營銷人員立馬奔赴駐外市場,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上演“搶客大戰”。
針對來武旅游團隊,武隆拿出滿滿的誠意,在重慶率先推出組團優惠政策。通過優惠政策+簽約訂單式營銷,已經成功擁有100余家重要戰略合作伙伴,推出600個武隆旅行專線。
同時長江三峽+武隆旅游和張家界+武隆景區兩大通道的打通,鄭渝高鐵游大美武隆的規劃,進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擴大了武隆旅游市場。
游客合影
“我們還搶占了飛機、火車、游輪三個資源,通過飛機切位、動車包列、整合游輪資源‘爭奪’游客,每天來武旅游團隊人數超萬人。”這樣的布局為武隆旅游人氣帶來了極大的提升,飛機萬人游武隆、動車包列游武隆、游輪游武隆如今已經成為新時尚。
同時,各鄉鎮積極策劃自駕線路,為沉浸式游覽武隆的游客提供引導服務。歸原小鎮、堰塘村小沐田農場、吶溪原鄉、大田濕地人家、后坪天池苗寨等鄉村旅游景點也成為旅游市場的主流。
仙女山街道、芙蓉街道、火爐鎮、后坪苗族土家族鄉等地也提前做好規劃,加強后勤保障,提前對轄區范圍內景區的民宿、酒店、餐飲店等進行安全檢查,開通24小時投訴咨詢熱線,為游客來武營造安全舒適的旅游環境。
為回饋廣大游客,武隆景區推出了冰雪季、避暑音樂季、啤酒節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讓游客有更多體驗感和參與感。
嘗到紅利信心滿滿
“自2月份我接手酒店以來,很多團隊游客來包酒店,我們酒店幾乎天天爆滿。”4月29日,仙女山街道華悅酒店老板舒天會向記者透露,這是今年開業以來她家酒店第32次滿房。
當天,與華悅酒店同樣滿房的酒店,仙女山街道就有近20家。住宿爆滿的背后,是武隆旅游全面復蘇的縮影。
通常3、4月份是武隆旅游的“淡季”,但今年的游客明顯絡繹不絕,滿房現象在各處“上演”。仙女山天怡芳草地度假酒店,酒店204個房間近一個月來幾乎每天都被預訂滿房。
后坪天池苗寨重走紅軍路
“5月份已經訂出1000多間房,有團隊、散客也不少。”仙女山天怡芳草地度假酒店經營副總經理王喆告訴筆者,隨著天氣逐漸炎熱,他預計住宿火熱程度將持續到10月中旬。
“4桌。”一個身穿黃色衣服的導游推開陳家花園酒店的大門,扯著嗓子吼道。
前臺接待人員黃茜立馬安排服務員快點收拾桌子,又轉身快跑進廚房,安排廚師上菜,回到前臺位置,整個過程只用了20多秒。
黃茜為何這么搶時間?是因為最近團隊游客蜂擁而至,面對大量集中用餐的游客服務催生了他們整套上菜流程的優化。4桌菜上齊,也僅用了8分鐘時間。
游客中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團隊,他們從山東濟南出發,到重慶成功拼團5天4晚的旅行。而他們與武隆結緣,僅僅就是在旅行社看到了武隆的照片,大家一致決定就去武隆。
農家樂游客用餐 人氣十足
除了游客,各家導游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記者頻頻向他們發出游客多不多、忙不忙等問題。
“你說我忙不忙,聽我聲音就知道了。”“別問我一年來幾次武隆,我一個月都要帶團來10次。”“現在來重慶周邊旅游的游客,大多數都把武隆作為了必選項。”這樣的話語給出了答案。
在堰塘村小沐田農場,歡樂農場里傳來陣陣笑聲,兒童樂園里小朋友正快樂嬉戲,卡丁車樂園里展現著速度與激情……處處都是歡聲笑語。據農場負責人介紹,僅“五一”小長假首日,接待游客就達3000余人,收入2.6萬余元。“我是地地道道的堰塘人,現在都吃上了旅游飯,我們大家對武隆旅游真是太有信心了!”這位負責人笑道,下一刻,他已回應著客人的咨詢,張羅著為幾名來野炊的游客提供炊具租賃。
游客盡享卡丁車帶來的速度和激情
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充分激發著武隆人發展旅游的信心和決心,從“旅游+”,轉變到“+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正持續釋放著效能,讓每一個武隆人享受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