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武隆喀斯特申遺成功15周年,也是旅游“三次創業”開啟之年。記者就如何進一步建立緊密合作,如何進一步保護利用好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如何進一步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專訪了部分專家、旅行商,邀請他們為武隆旅游發展建言獻策、傳經送寶。
“祝賀武隆申遺成功15周年,我們旅行社對武隆景區的市場定位和規劃發展感到非常高興,未來可期。”重慶博銳傳奇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唐岳力表示,武隆有得天獨厚的喀斯特地質地貌,有多元化的人文風情,有各具特色的農特產品,有配套齊全的酒店和完整服務產業鏈條,擁有著良好的市場口碑。打造國際化旅游度假區,將使武隆的知名度,再上一層樓,同時也將帶動整個渝東南景區的發展以及重慶市國際化旅游大都市的發展。下一步,我們將緊跟景區的步伐,圍繞打造武隆國際化旅游度假區的方針,積極探討、研發針對未來市場的文旅結合、農旅結合、康養旅游等特色化產品。
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址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陳偉海表示,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這15年來總體上保護得很好。下一步要按照遺產管理的要求,加強保護。首先要進一步加深武隆喀斯特地貌、地質、洞穴、生物多樣性的研究,進一步搞清楚科學性和科普性問題,打好基礎。同時武隆很多景點都是地下資源,像芙蓉洞、天生三橋、后坪天坑洞穴系統都是很典型、很龐大的地下資源,要加深對他們的研究和保護,注重對一些看不到的資源加強監測和研究,注重地表活動。其次要加大對武隆世界遺產保護中心經費投入、科研投入,全方位進行監測和保護,引導相關單位做好保護工作,希望后15年武隆保護好、研究好、發展好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讓遺產變成全人類的財富,造福武隆人民。
“拓展國際國內市場,首先要創新營銷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各地旅游展銷會進行直接宣傳促銷,邀請旅游媒體和旅游業行業代表進行旅游考察。二是在武隆舉辦有影響力的活動,比如圍繞模特大賽、漢服等近年熱門話題做活動。三是引進有熱度的娛樂項目在當地拍攝,把重慶武隆帶入大眾視野。其次是創新好的產品。一是為武隆的景點針對市場需求印上產品標簽,賦予文化元素。二是挖掘景區景點文化內涵,大力發展康養產業,把武隆打造成全國各地工會療休養基地。三是在產品設計上融入更多武隆當地的特色美食,讓碗碗羊肉、羊角豆干、豆花飯如重慶火鍋一樣深入人心,成為武隆美食的名片。四是大力推廣武隆的鄉村游,配合電商服務板塊,帶動當地的農副產品銷售。”安徽保利旅行社總經理余曉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