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的喀斯特地貌,最奇特莫過于芙蓉洞。芙蓉洞全長2公里,還有很多景點沒有開發,走在里面有點悶。但當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映入眼前時,你會驚嘆自己走在一個地下宮殿里。我們會看到一些奇特的大石頭,也會看到一些散亂的石頭。導游說,這里的所有石頭都沒有動過,相關部門只是依著洞內地勢修建了小路,供人游走。越往里走,里面的景點越多、越奇特、越神秘、以致于很多游人后悔之前拍得太多害得相機沒電了。
夏天刮陰風,冬天冒白霧,時而有動物尸體擺在洞口……在武隆老人的印象中,祖輩流傳下來一句告誡——這是妖洞,任何人也不能碰。但隨著與外界聯系的增多,更多的村民不完全相信有妖怪,他們更相信里面有金銀寶藏和武林秘笈。直到1993年,6個農民喝酒壯膽后,打著電筒和火把,進洞尋寶去了。
進洞后,他們看見里面全是奇形怪狀的石頭,或倒立或懸掛或橫臥,像寶塔又像人形,他們一直抱著尋寶的激動心情不斷前進。走到一塊大石頭面前,路被擋住了。“遭了,妖怪施法了,路給堵住了。”此時,6個尋寶的人酒醒了大半,不詳的念頭傳來。他們趕忙往回走,出了洞口還心有余悸,有種死里逃生的感覺。
直到半年后,他們才向當地政府報告。經過科學專家的進洞探索,“妖洞”揭開了面紗:這樣一個大型石灰巖洞穴,形成于100多萬年前。洞內深部穩定氣溫為16.1度,洞內的“生命之源”“珊瑚瑤池”“巨幕飛爆”“石花之王”“犬牙晶花池”并稱為芙蓉洞“五絕”,更被世界洞穴專家譽為“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使其與美國的“猛犸洞”、法國的“克拉姆斯洞”并稱世界三大洞穴。如此豐厚的寶藏,恐怕是那6個率先進洞的村民也沒想到吧。
直到今天,我們還能看見一根巨大的石筍倒在洞內,它就是當年阻攔村民的關口。為了紀念村民進洞的發現,這個石筍也被命為“一夫當關”,盡管他們所行走的那一段只占溶洞的三分之一。
與廣西、貴州的很多溶洞相比,芙蓉洞里面很干爽,很少見到水潭和水滴。千萬不要覺得遺憾,這才是它的寶貴所在。就科學而言,水溶洞是正在生長的溶洞,而旱洞則已經停止了生長,也就是說芙蓉洞是一個老者,而國內的大部分水溶洞還是活力四射的小伙子。這樣的一個“資深”溶洞,我們怎能錯過它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而里面的更多景點,還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