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喀斯特旅游區包含自然遺產地核心區2處(天生三橋、芙蓉洞),國家森林公園1處(仙女山景區),幅員面積331km²,2009年以“武隆喀斯特旅游區”成功打捆申報為國家5A級景區,201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文明旅游先進單位”。
近年來,武隆喀斯特旅游區以文明旅游作為推動旅游產業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制度建設、文明服務、文明引導和文明勸導等推進文明旅游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制度建設作保障。景區成立了文明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文明旅游工作方案,落實景區經營管理中心為具體責任部門,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景區先后制定了員工文明守則、服務質量承諾、崗位規范及操作服務流程、游客游覽行為規范等。征對文明服務,景區專門建立了服務質量督查、考核辦法,形成了常態化抓文明旅游的長效機制。
文明服務為前提。景區一向把員工素質培養作為文明旅游的基礎工作來抓。通過抓職業道德培訓,促使員工牢固樹立立足本職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思想意識;通過抓技能培訓,培養職工具備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景區年均開展各類培訓15場次,培訓職工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景區一線員工的服務技能和業務水平。定期開展技能大賽,激勵先進、樹立榜樣。通過“導游服務技能大賽”“安全文明知識競賽”等促使員工自覺學習文明服務、安全管理知識,在提升服務技能的同時,肯定了優秀員工的成績,樹立起身邊學習榜樣。近年來,50余名員工在各類技能大賽中獲等級獎,在員工中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郁氛圍。
文明引導成常態。切實落實“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刊播,常年在游客接待中心LED屏、景區門口廣告牌等醒目位置刊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文明旅游等公益廣告,LED屏每天滾動播放不少于50次,平面公益廣告刊登300余平方米。大量設置溫馨提示牌,在接待中心室內、景區適當位置設置各類文明旅游提示牌300余塊,時時處處引導游客自覺維護環境衛生、遵守公共秩序、愛惜公共設施,做到文明出游,有序參觀。切實加強志愿服務,在景區內實現“游客目及之處必有志愿者身影”的目標,景區建立志愿服務站2個,志愿服務點9個,建立志愿服務隊伍3支,招募志愿者30余人,常年在景區為游客提供咨詢服務,開展文明引導等。
文明勸導貫始終。導游員以身作則、行為示范,公司規定,導游員要使用文明用語、微笑服務,帶頭杜絕亂吐、亂扔等不文明行為,并在不影響講解的情況下力所能及清理發現的垃圾,樹立武隆旅游良好形象。固定解說詞加入了“請有序參觀”、“請勿觸碰”等文明勸導語言200余處,游覽中導游還會根據情況適時勸導。利用廣播宣傳,如在觀看《印象武隆》演出前,利用廣播介紹文明觀看須知等,告誡游客文明觀看。努力使游客對文明旅游達到“日用而不自知”的效果。
通過一系列文明旅游舉措,景區文明程度得到極大提升。2015年游客滿意度達92.31%;游客有效投訴率為“零”,一般性游客投訴處理率達100%。旅游區的品牌效應和形象得到顯著提高,榮獲“國內2015年度最佳旅游目的地”“最美中國·綠色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景區”“2015年度重慶市平安示范景區”等獎項;榮列“全國100家文明旅游先進單位”。景區團隊榮獲“巾幗文明崗”、“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