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最快的是快遞員,騎得最遠的是60多歲的老人,最貴的自行車價值6萬元,最老的車已經(jīng)32歲了……這一幕,昨日上午發(fā)生在巴南區(qū)龍洲灣舉行的重慶首屆“相約巴濱路·典雅天城杯”自行車賽場上。
參加活動的,有來自市財政局、渝中區(qū)、巴南區(qū)、大足區(qū)、武隆縣等300余人組成的16支隊伍,年齡在16~60歲之間。現(xiàn)場還吸引了2000余名自發(fā)前來“打醬油”的市民。
活動分為競賽組和群眾體驗組,競賽組比賽全程騎行30公里,群眾體驗組全程僅6公里。
騎得最快的是快遞員30公里52分58秒
“52分58秒,30公里用時最短!”10號選手姚平獲得男子青年組(16~35歲)冠軍。
24歲的姚平是武隆人,他皮膚黝黑,每次參加自行車比賽總會拿一二名。
姚平告訴武隆旅游網(wǎng)記者,他當過半年快遞員。那時候用自行車送貨,久而久之練就了一身騎車本領。如今,僅有兩年騎齡的姚平,已經(jīng)是武隆縣自行車協(xié)會的名人。
上班訓練比賽各一輛車拿過全國第二名
39歲的茍建波是男子中年組(35~60歲)的冠軍。他是自行車發(fā)燒友,至少配備有3輛自行車,分別用于上下班、日常訓練和比賽。
雖然年近不惑之年,但茍建波看上去如20歲出頭的小伙子般矯健。他說,自2005年愛上騎車以來,他幾乎每年參加自行車比賽10次,成績最好的一次是2010年參加南岳衡山爬坡登頂賽,得了全國第二。
眼下這輛陪伴他專業(yè)比賽的愛車,是茍建波自己組裝的,價值1萬多元。
老年騎友每天騎60公里最遠騎到了漠河
參加此次活動的還有不少老年選手,他們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由于超過報名年限,昨天他們只能沿著比賽路線“打醬油”。
頭發(fā)花白的張世賢來自渝中區(qū)自行車協(xié)會,協(xié)會里90%以上成員超過60歲,昨天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其他30多名老年人。
張世賢告訴武隆旅游網(wǎng)記者,他騎齡20多年,多次參加全市比賽,每次都拿前幾名。退休后,他每天都會和老年隊友們從早上8時騎到中午12時,全程60多公里。
“我們騎到過新疆、海南島……大江南北都快騎完了。”張世賢說,前兩年他和隊友們騎車前往漠河,開始有20多人,騎到最后僅剩4人。
“今年7月,我們還計劃騎車去西藏。”老人表示,自己還要騎十幾年,騎到75歲。
武隆旅游網(wǎng)記者了解到,參加此次活動的市民,不論老人還是小孩,上學放學、上班下班都喜歡以自行車代步。健身、環(huán)保是他們選擇自行車的主因。
車之最
最昂貴自行車價值6萬元
比賽中,來自武隆代表隊的12號自行車可謂全場最昂貴的車了,價值達6萬元左右。它的主人史軍是一名32歲的自行車發(fā)燒友。
這輛自行車全黑色,車架上印有白色“look”字樣,很難想象它居然價值6萬多元。
原來這是一輛組裝車。史軍一一解讀:“車架2.7萬元,車輪1.8萬,變速齒輪套件1.3萬元,車頭把手1000多元,前叉也是另外買的……這輛車最快時速可以達到60多公里。”
最大齡自行車已經(jīng)32歲
一輛舊自行車引起
記者注意。這輛自行車全身銹跡斑斑,坐墊也十分老套。
它是有名的“鳳凰牌”,是1980年買的。它的主人張興文來自巴南區(qū),當時拿來接送讀幼兒園的女兒,如今女兒都當媽媽了。“它是我和女兒,女兒和孫兒之間溫情的見證。”
最舒適自行車要躺著騎
別人的車都是坐式,唯獨徐偉的車要躺著騎,而且還很舒適。
這輛自行車寬約80厘米,僅有膝蓋那么高,3個車輪,車上裝有后車鏡和變速器,坐椅像一個躺椅。
徐偉說,這種自行車叫躺車,售價數(shù)千元,最快時速可達到30公里。昨天,徐偉就是悠哉游哉從楊家坪騎到龍洲灣的。
人之最
祖孫三人齊上陣
昨天,群眾體驗組雖然被稱為“醬油組”,卻是最具活力與溫情的群體。
9歲的王宏建來自巴南區(qū)界石鎮(zhèn),此次和爺爺、爸爸一起參加活動。王宏建說,他4歲就學會騎車了,現(xiàn)在每天都騎1小時。
主人與狗最拉風
鄧功華和狗狗雪兒是比賽中最拉風的組合。她將雪兒放在自行車前的籃筐里,樂悠悠地騎著自行車。雪兒乖巧地從籃筐里探出半個腦袋,任憑清風刮過自己的毛發(fā),顯得十分得意。
小兄妹組合最萌
最萌的一對組合,是來自巴南區(qū)魚洞四小的一對兄妹。妹妹謝姝怡今年8歲,哥哥王康垚今年9歲,兩個小朋友各騎一輛童車,彎彎扭扭地在車隊里穿梭,十分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