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奇鐵礦
巍巍白馬山,橫亙在渝黔交界之地。位于此山西麓的鐵礦鄉,遙居武隆西南邊陲。
放眼武隆縣域全境圖,鐵礦鄉有其明顯的地理優勢,它東靠被譽為“生物基因庫”的白馬山核心景區,南鄰五彩的黔北大地,西與南川區接壤,北連具有紅色抗日戰史的老川(重慶)湘(長沙)公路干線。千百年來,鐵礦鄉以自己的深沉、穩定和含蓄,堅守在云霧茫茫的蒼天之下。世世代代棲居此地的大山兒女,用自已的勤勞和艱韌在這塊肥沃豐饒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營造著人世間的“世外桃源”。
是現代文明的滾滾熱浪,喚醒了這座沉寂多年的群山。是武隆縣委、縣政府吹響的“綠色崛起、富民強縣”嘹亮號角,激起了錦繡如畫的大洞河不息波瀾;是時下風起云涌的鄉村旅游大潮,掀開了她壯美神奇的面紗。
一列列蒼莽的群山,一道道潺潺的溪流,一縷縷飄渺的云霧,一個個靜謐的村莊,一條條沉默的峽谷,一曲曲綠色的韻律,一種種古樸的民風,一首首豪放的酒歌……這一切,既清新透亮、壯闊秀麗,又迷迷蒙蒙、如幻如夢,浮現在人們的眼前,飄飛進人們的耳鼓,重重地撞擊著大家的心靈,讓鐵礦廣大干部群眾頓生驕傲和自豪。
她,就是令人為之驚嘆的神奇大地。
二
鐵礦鄉境內群山迤邐,巨峰矗立,山與山緊緊相連,眾嶺一字排列,嶺峻峰威直插云天。
藍天白云之下,“大佛崖”、“大梁子”、“雞尾山”,座座是如此的雄奇、峻峭、嫵媚、巍峨,像寶塔、似云柱,有的如金雞獨立,有的若城堡般分布。在四季陽光的照射下,雄奇的“大佛崖”上佛身輝煌一片,早晚被吉祥的佛光映照。秀麗的“大梁子”山巔,時時像晶瑩的瑪瑙和琉璃放射出七光異彩。峻峭的“雞尾山”巍峨傲立,以奪目的雄姿展示其盤古開天辟地留下的亙古雕塑……
鐵礦的群山,從古老悠遠的時光里走來,一道集結在渝黔邊陲的蒼嶺之上。它們以深邃、博大、巍峨、偉岸的形象,經年沐浴在霜風冰雪與和煦艷陽之中,掩隱于變幻莫測的云霞之下,用寬闊的臂膀攬懷著奔騰綿延的峰巒,堅定不移地朝著歲月和大自然的歷史長廊走去,給世人留下一個個永遠莊嚴的身影。
鐵礦的座座大山,身披著綠色植被的堅厚盔甲,以豐盈肥沃的乳汁哺育了山野中的生靈。全境內的森林面積達5萬多畝,其中原始森林面積3萬多畝。大山中還深藏著富饒的寶藏,早在民國初年,境內就探明鐵礦儲量有600多萬噸,煤儲量300余萬噸。近年又探明有儲量豐富的鋁土礦,總量產達2000多萬噸。
三
有山必有水,水養山青秀。
橫貫在群山中的溪流,是滋養鐵礦大地的玉液瓊漿,除了景色壯美雄渾的“大洞河”、錦繡迷人的“穆楊溝”,秀麗清幽的“白巖河”外,還有不少無名的小溪和山泉。
“大洞河”峽谷中潺潺流淌的清波,一路上閃爍出激情的雪白浪花,日夜抒發出動人的旋律,彈奏著大自然的心曲,它不但是峽谷中幾座電站的動力之水,沉淀的幾口碧綠深塘還是游客戲水的樂園;“穆楊溝”中歡快的流水,灌溉了長溝兩岸千畝稻田,并用五彩繽紛的渾厚音符,經年歌頌著對南宋楊宗保穆桂英夫婦“精忠保國”的敬仰,傳遞著對十里綠色畫廊的相思;“白巖河”雖默默無聞猶似小家碧玉,卻落落大方地展現其清秀矯健的姿容,她以沿河岸畔盛開的山花當作自己殷紅的靈魂,熊熊燃燒著兩岸青峰峻嶺燦爛的云霞,寄托自已向往故鄉繁榮昌盛的甜蜜夢想。
其他縱橫的野溪小泉,不甘寂寞地紛紛從山崖溝底溢出,無憂無慮地穿行在陡坎巨石之中,在叢林灌木里奔騰,與山花柳枝為伍,與田蛙螃蟹嬉戲……
就是有這樣或渾宏或纖細秀美的春水,鐵礦的座座蒼山才有此般的厚重,盡顯出涌流般的眷戀,在不息地滋潤著大山男人女人肌膚心靈的同時,恣意地扮演出企盼與羞澀的瘋狂,在寂寞的原始林莽中演奏出激越的樂章。
四
鐵礦鄉的山山水水、花草林木和五谷雜糧,都是一個個、一種種、一件件靈性十足的物體,它們各自有著古老的、滄桑的、動人的、迷情的、有趣的故事,只要人們撞開它們的心靈,它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敞開心扉,生動形象地向大家娓娓道來。
在“大洞河”的峽谷里,深藏著神龍騰躍、一路顯靈的古老神話故事。“穆楊溝”中,流傳著許多關于南宋時期穆桂英、楊宗保夫婦深山臥薪嘗膽苦練精兵,大舉抗金保國的動人傳說。“百勝村”雖若沉默穩健的老者,他卻會以悲壯的情懷,講述其為何千年前就取了“百勝”的名字。險峻陡峭的“焦王寨”,從不以時空演變而沉寂,在蒼茫的寨子上空,仍迷漫著令旗鐵甲經久不息舞動的滾滾塵煙,它要永遠地告訴人們,有關焦贊固疆守土的悲壯傳說。“大佛崖”上,堅穩端坐的“大佛”神象,顯得威嚴又慈祥,年年保佑著天下百姓的平安吉祥。“雞尾山”以其靈動的身姿,驕傲地述說自已是天廷派至人間的神物。淙淙的“白巖河”畔,隱匿著上古時期神仙在此垂釣的石凳和遺落下的“天書”。佇立“羊思崖”下,在“心誠則靈”的境界里,冥冥之中仿佛能清晰地聽到金羊鳴叫的吉祥之音……
五
鐵礦鄉在歷史漫漫的長河中閨藏了多年,沉淀了多年,蘊含著古樸厚重的鄉土文化,時時處處不在閃耀著熠熠的光芒,
大山里的人們聰明智慧,勇敢頑強,吃苦耐勞,襟懷坦蕩,民風純樸,真誠無私,待人熱情,十分好客。
地處“穆楊溝”內的“百勝村”,至今仍堅守千年傳承的習俗,凡有客人到來,必須擺桌設宴,請其先喝“進山酒”。待客的酒,是村民自家釀造的糯米酒,一律以大土碗斟滿相敬。第一巡為“進山酒”,笫二巡是“洗塵酒”,最后一巡為“同樂酒”。
在中午和晚上進餐時,村民還要向客人敬上三次酒,同時深情款款地高唱《祝酒歌》:
“今天是個吉祥日,穆楊溝上飛彩云,喜鵲高叫傳喜訊,迎接貴客進山里。”
“青山笑來綠水迎,真心誠意待賓客,我們沒有好茶飯,只有美酒敬客人。”
“喜歡喝茶是茶友,喜歡喝酒是酒友,你我二人來碰杯,今后就是好朋友……”
以此表達主人的熱情和好客之意。
在“焦王寨”旁的幸福村,在“雞尾山”下的紅寶村,古樸熾熱的民風民俗,也會讓到此的客人感到萬分的驚喜和十足的樂趣,令大家溫馨愉悅,留連忘返。
六
鐵礦鄉,是一個沒有喧囂和塵埃的秀美山鄉;
是一個夏日涼風勁吹的清涼世界;
是一個令人倍感神奇的自然王國;
是一個充滿綠色唯美的世外樂園;
是一個永遠純凈、莊重、高潔、溫暖的地方。
走進神奇的鐵礦,去好好感受她那神奇、瑰麗、壯美和高雅。
走進神奇鐵礦,去細細領略她的豐盈、敏思、哲理和富有。
走進神奇鐵礦,能看到和聽到靈魂與生命的交融,歷史與現實的反差,遠古與未來的絕響,瀟灑與怡然的馳張,神仙與凡人的對弈,天地與自然的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