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是我們熟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又是人們口中的“踏青節(jié)”。在清明時節(jié),人們在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游樂的活動。清明節(jié)常見的風俗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體育活動。到了今天,3天清明節(jié)假期又稱為了絕佳的親子樂游的好機會。踏青游玩有啥好節(jié)目?一起跟著小編go吧!
熱門清明習俗Top1:踏青
親近油菜花:隨著四月的熏風吹過,田野里的油菜花,便一片連著一片恣情地開了。想象一下,在這里放眼望去盡是一片花海,金浪涌動,花香襲人,金色與綠色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徜徉在這樣的畫卷里,什么憂愁煩惱都被蕩滌得干干凈凈。
賞爛漫櫻花:櫻花所代表的春天的信息,總是濃烈的、純潔的、高尚的。武漢大學、昆明圓通山、大理古城都觀賞櫻花的絕佳地點。熱鬧開放的櫻花掛滿枝頭,隨風搖曳,給行走其間的游客帶來一種進入仙境的奇妙感覺。
登高望遠:相傳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大家都會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清明登高不僅是一個不錯的健身選擇,還可以一覽壯美的山河美景,身心放松的絕妙方式。
溫馨Tips:
1、賞花以“眼觀”為主。春季賞花旅游,花香四溢,花粉也肆虐,沉浸花海別忘了賞花以“眼觀”為主,小朋友最好不要隨意將花草放在鼻前嗅或者觸摸花體,以防花粉過敏。
2、盡量避開小昆蟲。蜜蜂、馬蜂、毛毛蟲不要靠近,路上的蘑菇、鮮花也不要隨意采摘。
3、踏青用品要備好。春季是一個潮濕多雨、感冒易發(fā)的季節(jié)。踏青最好穿著長袖衣服,帶上過敏、外服、感冒藥物、口罩、墨鏡、食物等。
熱門清明習俗Top2:放風箏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生動地描繪了春光明媚,柳絮紛飛時節(jié),快樂的孩子舒臂引線,喜放風箏的情景。吟誦全詩,一幅生活氣息濃郁的畫面不覺出現(xiàn)在眼前。放風箏,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風俗,清明時節(jié)怎么少得了這個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項目呢?
讓風箏在空中飛舞,很多人在風箏上寫上對逝去故人的寄語,通過風箏傳遞自己的思念,既環(huán)保又文明。“風箏飛得越高,距天堂親人思念越近”正是取自這個美好寓意。不過,鑒于近年來頻頻發(fā)生的風箏傷人事件,小編在這里嚴重地給帶孩子放風箏的各位幾點安全提示:
選擇空曠地方 放風箏要選擇平坦、空曠的地方,避開建筑物和樹木,不要把風箏放得太高,遇到風力較大時要及時收線,最好在風箏線上系上標志物,提醒旁人多加注意。
放風箏要遠離電力線 風箏、氣球、孔明燈等物體進入電力線路禁止區(qū)域時,可能引起電力線短路。風箏由塑料紙、竹子等制成,風箏線并非絕緣材料,一旦與電線接觸,人就可能遭受觸電傷害,甚至威脅生命。一旦發(fā)生風箏或氣球的線纏住電力線時,應立即松手并遠離,千萬不要貿(mào)然去取,并盡快撥打電力服務熱線進行反映,以避免對電網(wǎng)、人身造成損害。
風箏斷線要收好帶走 看見附近有人放風箏,騎車人最好放慢車速或推行,行人不要奔跑,以免被風箏線劃傷,風箏線繃斷,應把線整理帶走,否則可能傷及路人。
熱門清明習俗Top3:蹴鞠
蹴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nèi)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jié)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時至今日,蹴鞠相當于足球,踢足球是強生健體、體驗清明的又一不錯的選擇。一家大小可以來一場溫馨小型足球賽,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響應習大大號召,go go go!
1、搶球。家長用腳做各種控球動作,寶寶用腳踢家長腳下的球,以寶寶踢到球為勝。搶球時寶寶可以用身體擠撞家長。
2、用腳運球。讓寶寶沿著長方形、圓形或三角形的邊線用腳不斷地觸球,一腳連續(xù)或兩腳交替均可。腳觸球的力量小些,邊跑邊運(觸)球。以不停下,觸球的次數(shù)多為好。
3、踢球進門。在墻上畫上“球門”或用兩個標志物(積木、椅子等)組成“球門”,家長做守門員。將球放在距球門3~8米的距離,讓寶寶用力將球踢向家長。進門的次數(shù)多為好??梢杂盟芰洗笄颉⑿∽闱?、膠排球多個橫放一排,讓寶寶輪流踢。
4、二人或多人踢來回球。二人面對面,相距3~8米,將球踢向?qū)Ψ剑瑏砘靥叩拇螖?shù)多為好;人數(shù)多可以圍成圓圈,將球踢向前方,不要讓球踢出圓圈。以踢球的次數(shù)多,球不出圈為好。
溫馨Tips:孩子踢足球時,不管出多少汗,都不要馬上喝冷飲或吹冷風。出汗太多會造成陽氣外泄,如果馬上喝冷飲、吹冷風,則可能造成寒邪入侵,使臟腑受傷。所以,出汗后用吸汗的毛巾擦干,再喝些白開水比較好。
熱門清明習俗Top4:植樹
植樹,也是清明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不少家長會帶著孩子去郊外植樹,這不僅能讓孩子領略春意盎然的自然風光,還能增強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孩子熱愛自然、熱愛勞動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一般植樹基地都會準備植樹所用的樹苗、鐵鍬、水桶之類用具。所以帶孩子去近郊田野間植樹的話,要帶的裝備不是很多。帶孩子去山間植樹的,要帶的裝備相對復雜一些。沖鋒衣褲、抓絨衣、背包、登山鞋(或重量級徒步鞋)、登山杖、水瓶、毛巾等裝備都要帶。
服裝:服裝以休閑為主,可以選擇輕便舒適的軟殼外套、抓絨衣之類。質(zhì)優(yōu)寬松是重點,初春乍暖還寒,媽媽要適時為小孩增減衣服。
鞋子:千萬別穿白色的鞋子,要選擇耐臟、耐磨、舒適、輕便的休閑鞋或旅行鞋??梢越o孩子選擇輕便且透氣性極佳的鞋子,外加活潑鮮艷的色彩,非常適合兒童活潑的感覺。去山間植樹,可以給孩子選擇一款高幫的登山鞋,盡量選擇鞋頭及后跟有大面積的保護性橡膠片,耐用性強。
手套:買一雙抓絨手套能保護寶貝的小手。手套要有防水透氣保暖功能,穿戴方便,手感更舒適,耐磨防撕裂等功能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