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食物中毒事故屬于旅游安全事故,旅游過程中,吃住難免有不注意的地方,旅游中不小心發生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為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癥狀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癥狀。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癥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120呼救。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正確的應急處理方法是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2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并反復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經大量溫水催吐后,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則提示可能出現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應暫時停止催吐。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時間較長(超過兩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可采用服用瀉藥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沖服,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如果是因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服下。此外,還可采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特別注意:一定要保留食物樣本。由于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將患者送往就近醫院搶救后,要并請醫生開具證明,好追究供餐單位的責任,以向有關部門進行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