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出去旅游的人們也比較多,尤其是周末,更是各地山水線的旺季,但是很多人在夏季旅游的防曬防暑知識方面存在誤區。
誤區一:陰雨天不需要防曬
夏季紫外線強烈,很多人誤以為,只有陽光高照的時候才需要防曬。實際上,陰雨天紫外線帶來的傷害依然存在。專家說,云層對紫外線來說幾乎起不到任何隔離作用,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云層,所以不管有沒有太陽都要涂抹防曬霜。
誤區二:越熱紫外線越強
以爬山為例,越往上山風越涼,人甚至感到寒冷,但這時的紫外線非常強烈。同樣,在海邊吹海風讓人感覺很涼爽,但那時的紫外線已達到極強程度,需采取防曬措施。
誤區三:打遮陽傘就能防曬
遮陽傘只能隔離讓人有灼熱感的紫外線,部分紫外線能毫無困難地穿透遮陽傘。
誤區四:防曬系數越高越好
很多人買防曬品時,總以為防曬系數愈高就愈好,實際上還必須根據個人的膚質、日曬反應、皮膚色澤、活動狀況及流汗狀況來考量。如果只是上下班途中在戶外,選擇防曬系數SPF15左右即可;如果在室外活動的時間比較長,可選擇SPF30左右,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如旅游、登山、戶外作業等,選擇SPF50左右。
有的防曬霜上還標有PA值,為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承認的標準,以“+”數目區分等級,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當有效、PA+++則非常有效。
誤區五:防曬霜涂得越厚越好
有人以為防曬霜涂得越厚效果就越好,實際上,只需要按平時使用護膚品的量涂抹均勻就可以了。
此外,夏天出汗比較多,擦汗時也會擦掉部分防曬霜,如想達到最佳防曬效果,每隔一段時間應該補一次,一般情況下每兩小時補涂一次;如果環境悶熱流汗多,不到1小時補一次;如果處在沒有陽光曝曬的室內清涼環境,5到6小時補一次即可。
誤區六:防曬與飲食無關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是光敏性的,如芒果、檸檬、菠蘿、芹菜、莧菜、菠菜、韭菜、咖啡等,多食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