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處往上看的三橋,往低處走的地縫,一切與眾不同 (三橋的壯觀和地縫的秀美是照片無法體現出來的,只有親臨其中才能感受到)
身臨天生三橋 ,內心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將會油然而生。
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游記很多,這里, 既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外景拍攝地,又是 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這部電影 的關鍵轉折點。同時, 中國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 從2003年至今都在 武隆舉辦,目前運動項目已發展到包括山地自行車、騎跑交替、定向越野跑、峽谷穿越、暗河穿越、溯溪、速降、四人橡皮艇、皮劃艇、射箭等競賽項目。特別是該項賽事競技項目的比賽,代表了當前國際戶外運動水平最高、強度最大、設計最科學、最具有挑戰性的頂級水平。各位親可以想見,哪些項目會在三橋舉行,哪些項目會在地縫舉行。
其實,一天游玩這2個地方時間應該足夠,主要是乘車的問題。早晨,到南坪四公里(輕軌3號線可以直達四公里)坐汽車(07:30開始發車)約3小時就能到武隆,或者重慶火車北站坐k73:早晨8:00(重慶北站-上海南站) 到武隆,即使臨時停車中午12點前也應該會到武隆,列車時刻表是09:59到達武隆站。出了火車站就可以直接坐去仙女鎮的車,不用走到汽車站去坐仙女鎮的車,在武隆火車站的門口有直接到仙女鎮的小巴,沒記錯的話是10元一人,大約半小時發一次車,收班時間不大清楚。火車站門口也有很多私家車,12,20都可能,趕時間很多人坐私家車,主要看你自己的選擇 (如果親需要從火車站走到武隆 汽車客運站,這段路不長,十幾分鐘, ) 到達武隆汽車站后坐前往仙女鎮的中巴車,8元一位,坐滿才發車,車走大約1個小時左右到達游客服務中心下車。三橋和地縫游玩3個半小時至4個半小時。(如果排隊坐景區車中轉或排隊坐下行電梯用時過長,就只有減少游玩時間),武隆回重慶最晚火車K74(17:02),L88臨客(19:39)到達武隆。不過這車經常晚點。武隆到重慶汽車夏天(五一到十一)是六點半,冬天(十一到五一)是六點收班。都是到四公里。游玩三橋地縫后出來到游客服務中心,這時候如果有中巴車到武隆汽車站就上,沒有就果斷出租車吧。(小技巧:地縫出來后如果有旅行團的車回重慶,你懂吧,搞定導游)
從武隆坐火車回重慶,很多火車都會晚點,晚點時間從10分鐘到5個小時都有可能,如果你需要在重慶趕飛機,動車或其他事情,坐火車必須慎重啊
個人自助一天游三橋和地縫,然后回重慶 ,時間會比較緊張(主要擔心回重慶主城沒車了),建議最好跟團.
三橋景區有兩個入口:1號入口和2號入口,1號入口可以乘坐觀光電梯下到天坑底部,2號入口則需要人走到天坑底部。2號入口,不僅沿途被植被擋住,看不到多少風光,而且下山要走很長時間,太過消耗體力,所以大家在去1、2號窗口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人多時才會被引到2號入口),2號入口下來已經到達三橋底部,也就是說:不能自上而下拍攝三橋或天福官驛,除非你再往上爬。其次,三橋里面有2座廁所,一前一后,而地縫里面沒有廁所,出口,入口才有廁所,所以請早作準備。最后提醒大家要記得自備飲料,因為三橋,地縫景區內都沒有賣東西的地方。
春節黃金周剛結束,武隆各大景區游客減少,正是偶出門的大好時機,無論坐下行電梯,還是景點拍照,基本無人和偶爭搶。
出發吧
《印象·武隆》演出地點的旁邊就是《爸爸去哪兒2》中武隆的拍攝地:下石院(上圖沒有標注)
離天生三橋景區出口處500米左右有一條隱蔽的支路,石子路,步行進下石院 約半個多小時。建議越野車進去,這段石子路約10分鐘左右車程,就到了下石院 。
如果親喜歡露營,拍星空和晨霧 ,可以去夢幻谷,仙女湖或仙女山(武隆有出租帳篷的地方,需要自己去找并面議價格),如果親喜歡碧綠的江水,請去三河口垂釣(就在芙蓉洞對面不遠處)或者朱子溪休閑游,如果喜歡拍公路大片,請徒步仙女山(14公里左右,有近路),如果喜歡漂流,請去黃柏渡。
2014年8月旅游衛視《我是探路者》在武隆仙女山,三橋,地縫,下石院 尖峰對決 。25位戶外達人爭奪4個進軍南美亞馬遜的名額。其中,百米高空行走、穿越地縫大峽谷相當驚險。而在下石院的比賽和《爸爸去哪兒2》中的天坑杯足球賽相比,更加激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視頻。
武隆游客 服務中心 ,到仙女山,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芙蓉洞都可以在這里買票
天生三橋
旅行大巴到達游客服務中心后,還得統一換乘景區交通大巴行駛約20分鐘才抵達景區入口
乘坐這部依附在數百米高的懸崖上所建的垂直電梯下行,出得電梯,恍如時光隧道,舉目四望,谷壁如削,懸崖萬丈,涼風習習,綠草茵茵,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場景地,名“天福官驛”
雄鷹展翅
三橋出來后,可以選擇15元坐電瓶車到出口,也可以自行爬山出去,費時15到20分鐘。到達出口后,可以坐車到游客中心,也可以繼續地縫之旅(20分鐘滾動發班)
龍水峽地縫
龍水峽地縫,從天生三橋出口有大巴可直接到,但是要注意因為有回游客中心和去地縫兩條線路,注意不要坐錯車。就風景而言地縫要比天生橋好看,但是路線要稍長一些,并且下行臺階很多,路很窄,沒有滑竿可坐,只能靠走,可休息的地方較少。一些路段比較濕滑,需要慢行或者穿防滑比較好的鞋子,因為基本一路都是向下的階梯,走的快膝蓋會不舒服。
景區峽深壁立、飛瀑流泉
往下看
最后借用這段文字,以表達游玩的心得:地縫中老樹藤蘿盤繞,泉水流瀑掛壁,險峻幽深,怪石崢嶸,明澗湍急。抬眼望,壁立千仞,天光曦微,讓人昏昏然不知身之何處。可以說,觀龍水峽地縫,可知百萬年地質變化。幽邃夢境龍水峽是喀斯特峽谷地貌的濃縮精華版,全長2公里,山道彎彎嵌綠樹,小溪潺潺揚迷霧,幽邃的龍水峽地縫靜得讓人聽得到心跳。人在棧道行,水在腳邊流,水因地勢、亂石而異向,或急或緩。身在谷底,仰視天小,峰回路轉,遠樹白云,俯仰之間,不由頓生柳暗花明之感。俯身掬水濕面,溫潤如玉,跋涉的塵埃早已煙消云散,疲憊的身心在此經拂,頓覺清爽沁入五臟六腑,這大概是一種“凈化”吧……
各位如果有好相機,把偶圖片的地方拍下來,肯定是好作品。另外,由于是淡季,三橋的泉和地縫的溪流基本沒拍,也是遺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