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走過大山高原、水鄉海岸,可有哪處能在我心里占據這樣特別的地位?“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在巴山蜀水中施工,不能不看看這遠近聞名的武隆仙女山。
清晨,薄霧中的朝霞將繽紛灑向仙女山的每一寸肌膚,森林、草原、山谷,被涂染成醉人的深深淺淺的紅,像一汪奇異的瑰麗大海,高高低低,變幻起伏。晶瑩的露珠顫悠悠地點綴在青草綠葉上,閃爍成五彩斑斕的寶石;各種不知名字的野花盛開成最嬌美的姿態,紅紫粉藍……明艷成了一團。黃色的小野菊是最多的,應和著遠處一大片向日葵,在濕潤的空氣中明燦燦,仰著圓圓的臉迎接朝陽。鳥兒們都睡醒了,在樹林間撲上跳下,自由地打逗取樂,清脆的啁啾聲如“二泉映月”般明快婉轉。太陽慢慢升高了,陽光似純凈的金子,溫柔而熱情;流眄望遠,牛羊的剪影,慢慢清晰呈現在草原上,零散成一群一群溫馴篤定的生命。“叭叭叭”,它們嘴下的小草脫離大地,縮小了柔軟的身軀。細微的吃草聲很有節奏,偶爾一聲粗重的呼氣不經意透出了牛羊的滿足。大自然渾厚和諧,又真如仙境一般安謐柔軟。
天生三橋又是一處絕景,由天龍、青龍、黑龍三座橋構成,跨度多過三百米,橋寬百余米,氣勢磅礴,縱向排列,平行橫跨于峽谷上,兩岸山峰由此溝通,形成“三硚夾兩坑”的奇異景觀,是亞洲乃至世界罕見而最大的天生橋群。旁邊的人造橋梁和它比起來顯得平凡渺小,像是天生三橋身一個其貌不揚的小配角,無數行人走過,卻不會有絲毫的欣賞留戀,古代文人只將它們揉搓一種幾乎具有特定內涵的意象,或如“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的離別之情,或如“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憂傷凄涼之感……
遠看天生橋,雄偉、深幽、高險、秀美,橋上被覆著泛黃的苔蘚,橋體到處是典型的喀斯特地相,水曾泛濫侵蝕的痕跡變成了溶洞四伏、水簾高懸。橋四周山巒疊嶂,深綠色的植被團結成深邃的海洋,兩側懸崖萬丈、壁立千仞,橋下峽谷似乎深不可測,溪水清亮、輕柔地流動著,噴泉汩汩而出。據說這雄奇的天生三橋已昂首走過千萬年的風吹雨淋,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仙女山是我至今最鐘情的一處佳境,四季青蔥,天人和諧,真想永久在此居住??上ЫK究只是一名過客,須得離開,“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此刻才體會陳王曹植邂逅仙女洛神之感,只能遠觀以禮相待,而又無法肆意接近,華麗的相逢落幕之后,情思不斷不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