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在我的印象與旅行記憶里,只有朝天門、解放碑、火鍋和那超過宜賓的悶熱。
而重慶武隆,帶給我的是驚喜中的愉悅,像是一首歡快的歌,即使已經遠去,還留在耳畔、留在心中。
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地縫的探險、芙蓉洞的絕美、天生三橋的震撼、仙女山的靜謐、芙蓉江的秀美,即使是走馬觀花的旅途,也值得用心與眼去記錄。
最喜歡的是龍水峽地縫。這片經地下水與地表水億萬年協同溶蝕而成的勝景,洗去了我多日的疲憊。
從地面看去,幽深中似有無限神秘,引人探索。進入80米的觀光電梯,直降到地縫深處,一股涼意浸潤開來,讓人神清氣爽。下到谷底,溪流潺潺;抬頭仰望,壁立千仞,天光曦微。溯溪而上,來到深深的蛟龍寒窟,溪水從黑黢黢的石洞峽縫中流出來;棧道是沿崖壁而建,崖壁上長滿各種綠色植物,吸收天縫投射下來的陽光,不停息的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氧氣,混合著空氣中的絲絲細水珠,讓人仿佛來到一個巨大的氧吧,清氣沁入五臟六腑,心曠神怡、涼爽透心。地縫里有80米瀑布水簾。瀑布雖然不大,但從天而降,氣勢磅礴,水汽飛騰;閉上眼在瀑布旁佇立,身心都經過了一次難得的洗滌。
最讓我訝異的是,在地縫中我看到了一個安保員;導游說,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守在這里,預防有突發事件。回頭望去,那人坐在地縫中,頭頂是一線光,身旁是一曲水……
出了地縫,來到天生三橋: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
三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三橋呈縱向排列,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上,將兩岸山體連在一起;坑與坑之間以橋洞相望,橋與橋之間以坑相連,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2小時的路程,我開始是忙著拍照,忙著看懸崖速降,忙著看張藝謀拍《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外景,后來,我自行在坑底,領略這一份雄奇壯美。走累了,就摘下一小朵野花,歇在路旁的大石上,看坐著滑竿的老人怡然而過,彼此露出的是真心的微笑。
天龍橋橋高235米,寬147米;青龍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整個景區中看不到蜘蛛網般的電線,只有峰青嶺翠,懸崖萬丈。時不時還聽到應急電話如小鳥鳴叫,看到景區攝像頭默默守候;而景區中有人值守的潔凈洗手間,居然還有小孩專用的洗手盆這些細節,給人一份溫暖,讓人信任。
芙蓉洞是此行的最大驚喜了。
中國地大物博,對于曾經從事旅游的我,溶洞不知看過多少。而芙蓉洞,仍然讓已經有審美疲勞的我驚嘆。
芙蓉洞主洞長2700米,總面積3.7萬平方米,其中“輝煌大廳”面積1.1萬平方米,最為壯觀。洞內鐘乳石類型幾乎包括世界各類洞穴近30余個種類的沉積特征。其中有寬15米、高21米的石瀑和石幕,光潔如玉的棕桐狀石筍,粲然如繁星的卷曲石和石花等,其數量之多、形態之美、質地之潔、分布之廣,為國內罕見。一路上都聽見同行的驚嘆和尖叫:“太美了!”
的確,在世界已發現的80余種巖溶洞穴沉積物中,芙蓉洞內發現的物種就有近70余種,被中國洞穴協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稱為“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和內容豐富的洞穴科學博物館”,世界洞穴協會主席安迪先生評價其為“世界最好的游覽洞穴之一”。
高山草原仙女山、秀水碧波芙蓉江,都不僅留在我的相機里,也留在我的記憶中。
武隆,來日,我會陪著家人,再來;再來與你一起,唱這首歡快的歌。
武隆旅游小貼士:
吃:武隆縣城的“王燒烤”、江口鎮的全興江口魚、仙女鎮“純綠鄉”的風味餐;芙蓉洞景區周圍是沒有餐飲的,需要回鎮上吃。住:去之前一定要預訂(否則沒有房)!推薦武隆縣城的宏福賓館,3星,家具全部是列維士,很干凈。行:重慶到武隆有火車有大巴;武隆縣城到各個景點每天都有班車。游:從宜賓去,推薦4日游來回路上分別去頭尾2天,中間2天在景區耍;這樣行程比較寬松,也耍得盡興。購:金絲羊肉和芝麻牛肉非常地道,推薦必買;至于羊角豆腐干,可以嘗嘗畢竟宜賓也有南溪豆腐干,口味不一樣而已。縣城和鎮上的土特產超市都有賣。娛:仙女山處有蒙古演出團,唱功了得、舞臺表現力強,水準較高;芙蓉洞旁有1298米、世界最長的過江速滑,很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