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單位的姐妹們相約踏上了重慶武隆探秘之旅。
出發那天走的早,一上車就昏昏欲睡,不過這種狀態沒有多久就被歡聲笑語打破了。先是大家輪流表演節目,后來看見車里能唱卡拉OK,麥霸們紛紛登場,氣氛迅速high起來.大家哼唱著熟悉的經典歌曲,汽車穿過一個個悠長的隧道(最長的隧道有十幾公里),臨近中午時我們抵達了武隆城區。吃過不怎么合口味但充滿異鄉特色的午飯,我們上車向海拔2000多米的武隆仙女山出發。汽車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盤旋,天上下著零星的小雨,山間霧靄繚繞。導游介紹說:仙女山海拔2033米,擁有森林33萬畝,天然草原10萬畝,夏季平均氣溫22度。以其江南獨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國罕見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叢林碧野景觀而譽為“南國第一牧原”和“東方瑞士”。越往山上霧越大,有一段路程能見度只有10米,汽車司機不停地按著喇叭,我們都捏了一把汗。車上山頂,突然云開霧散,眼前頓時為之一亮,鑲嵌在山林之間如碧玉翡翠般的遼闊草原呈現在我們眼前,牛羊徜徉其間,如詩如畫。導游開玩笑說:“真是貴人到,草地笑。我來過幾次都是霧,你們一到老天爺都開眼了!”大家紛紛在草原上擺開各種姿勢拍照留念,可惜草地上濕漉漉的,要不然可以在這天然的地毯上打打滾了。
從仙女山下山,我們前往武隆天坑和芙蓉洞探秘。武隆天坑以“三橋夾兩坑”的地質奇觀而聞名。兩坑的名稱為天龍天坑和神鷹天坑,三橋的名稱依次是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乘坐深80米的電梯下到谷底,迎面而來,是一個巨大的洞。這就是天龍橋的橋洞。它經歷了多少億年的滄海桑田,山崩地裂,自然形成這樣的奇觀。頂天立地的一座石橋有兩個穿洞,橋中有洞,洞中生洞,壯觀又神奇。巨大石壁上的千溝萬壑,更增添了其雄偉的氣勢。走出橋洞,就是天龍天坑。站在“坑底”,向上四望,拱孔高曠,壁立千仞,山崖四圍,圍出一片空間,與外界隔絕。山谷中的藤竹花草隨意自然,茂密叢生,頗具野趣。天龍天坑是電影“滿城盡是黃金甲”的外景地之一,攝制組在這里搭建了“天福驛站”。驛站還在,已成了天坑一景。不過,這座花了300萬元修建的建筑和四周的環境還很和諧,墻體和磚塊故意弄出的裂痕,布滿苔蘚的瓦頂長出的青草,深灰色的木柱窗欞,都透著年代的久遠。還有攝制組留下的兩輛馬車,基本上是荒廢了,你在這里可感受時空的滄桑。離開驛站往前走,天坑腹部開闊起來,景色也大為不同,這里山崖更加陡峭,怪石嶙峋,山勢險惡。天龍天坑的末尾,便是青龍橋。橋高281米,為三橋中最高,橋洞形態隨步移而改變,很美。兩邊山體呈現三面對峙的壯美和蒼勁,仰望它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感覺。這里有多條地下暗河,流出地表形成潺潺小溪,飛泉流瀑,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青龍橋外的神鷹天坑,要比天龍天坑小,景色也不如天龍天坑。黑龍橋最不像橋,卻很有味道,就像一座山遇到強震后裂開的一道深溝。溝里幽深昏暗,頂部巖石如黑龍蜿蜒,走在里面,有點像走一線天。
作別天坑,大家進入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的芙蓉洞。類似芙蓉洞這樣的溶洞已經看過幾次了,盡管這里被譽為“世界奇觀,一級洞穴景點”,但感覺好像是有了審美疲勞,景色雖美卻已經興奮不起來了,只是跟著人群走完了全程。倒是出洞口的設計值得一提,有一條長長的甬道,叫做“時光隧道”,穿越這條隧道,我們重回人間。
芙蓉洞緊鄰芙蓉江,遠望去蔚藍色的芙蓉江水如一條彩帶飄在群山底部。可惜時間有限,不能和她作近距離接觸了。帶著些許的遺憾,我們踏上回程的汽車。武隆美景,我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