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不少自駕游的游客和驢友走進和順鎮山地風電場,開啟了彈子山四眼坪的春季風車風情景觀游。
寺院坪風電場位于我縣和順鎮海拔1700多米的彈子山上。寺院坪的整座山頂地勢相對平坦,最集中的面積有1萬畝左右。它是典型的高山草原區,平坦的山頂,起伏的竹浪,旋轉的長達28米的風車葉片在藍天麗日的映襯下,顯得十分壯觀。
“看風力發電場美景,吹寺院坪凜冽山風。”成都驢友馬欣走在柔軟的草壩上自言自語。
筆者看見,山頂上長滿一片片野生竹子。而這些竹子只有齊膝高,由于風的影響,它們整齊地長向一邊。風電場一負責人說:“這里的植被,反映出這個地區的風力狀況。由于長期受到9級—11級左右大風作用,造成當地植被矮小。這里風向恒定,風力較大,才被選中建設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第一個山地風電場。”
“天剛蒙蒙亮,我從朝天門出發,驅車2個半小時后趕到這里,為的就是能在日出開始不久能零距離感受春日暖陽下風車旋轉時的美麗,聆聽風電場工作人員講解風力發電的相關知識。”昨日上午9點25分,來自渝中區的田女士站在寺院坪山頂公路上的自家小轎車旁,冷心透的山風、春日溫暖的陽光交融在一起,田女士感到愜意極了。
據了解,來自浙江、上海、成都及我市潼南、豐都等武隆縣內外賞風車、看竹海等的自駕游客絡繹不絕,年均達10多萬人次,這表明了我國西南地區首個山地風電場景區——寺院坪風電景區科技人文旅游持續走熱。
游客站在寺院坪1700米的最高處,可以遙望涪陵區的白濤烏江大橋、近觀武隆縣內的鴨江、廟埡等鄉鎮。據風電場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寺院坪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地理優勢,在彈子山山脈架起“亭亭玉立”的58臺風車,給秀麗的烏江畫廊增添了一處科技人文旅游新景點。風電場數萬畝蒼翠茂密的冷竹漫山遍野,恰如碧波萬頃的綠色海洋。據和順鎮政府一工作人員介紹,為保護好寶貴的旅游資源,當地政府早在2006年就采取措施,禁止周邊村民上山采竹筍、伐竹林,此舉得到村民們的大力支持。
寺院坪風力發電場由大唐國際有限公司投資7億元建設,目前,已安裝好的58臺風力發電機組已并入重慶電網發電。“這些每臺重達百噸的巨大‘風車’站在山頂上,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風電場安全生產部部長王洪良說, 58臺發電機組全部正常運行發電后,每年可提供0.9億度電的清潔能源,可供重慶主城區10萬戶家庭使用。
目前,寺院坪旅游景區還處在開發過程之中,游客從武隆縣城出發自駕前往,只需40多分鐘,便可免費體驗風力發電的科普知識及運動健身的無限魅力。“在我鎮從事餐飲、住宿、洗車等與旅游相關的人員有3000余人,年人均收入2.5萬元。發展風車旅游,實現旅游富民已初見成效。”和順鎮黨委書記李永泰向廣大旅客發出邀請,“看山地風車,請到武隆寺院坪”。
武隆縣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寺院坪風電景區將同后坪天坑、黃鶯大峽谷、鴨江小三峽、白馬山原始森林一起納入武隆旅游環線規劃,達到進一步實現“旅游富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