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三峽歸來已多日,浮現(xiàn)眼前的仍是江邊那些臉上寫滿滄桑、赤膊露腿的纖夫們雙手著地躬著腰,蹣跚前移的情景,耳邊似乎還回響著纖夫們那如訴如泣、如哽如咽,甚至如夢如幻的號子聲。
那日,我們從四川宜昌乘坐長江大貨輪前往重慶,臨窗眺望浩瀚翻涌的長江,忽聞遠處那撕心裂肺的號子,和那船工豪氣沖天的回應(yīng)聲,不久那雕塑般的身影應(yīng)聲而出。船艙里一位老人告訴我,川江船工號子不只是一種呼喊的符號,它更是船工們勇斗惡浪險灘的生命贊歌,是長江激浪里一段悲壯蒼涼的英雄絕唱,是巴渝人民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體現(xiàn)。
據(jù)記載,長江流經(jīng)四川盆地的1000多公里,在重慶就有800公里,這一江段不僅水流湍急,峽谷落差巨大,而且暗石林立,水流變化多端,險灘密布。而逆水拉纖,是巴渝船工生命意志與惡劣環(huán)境的生死較量。船工們在號子的催動下,“腳蹬石頭手扒沙、風(fēng)里雨里走天涯”,堅強地行進在江岸亂石上、萬丈斷崖之中。其喊出的號子也簡單樸實,曲調(diào)豪放有力:“嘿左,嘿左……咳喲著……喲耐呵……”“這山高來那山高、大浪打來搖幾搖,山歌不唱心不開喲,號子一聲水漲潮……”巴渝船工在長江岸邊行船拉纖一走就是幾千年,正是這艱難險阻的江河,鑄就了巴渝船工的人文品格。
神農(nóng)溪兩岸絕壁夾峙,險灘、長灘、灣灘眾多,其景觀亦獨具特色,集長江三峽雄、奇、秀、險于一體。游神農(nóng)溪,我們坐上了近20人的小木船,親眼看到了纖夫們下水行舟,奮力拉纖過急流、沖險灘的場景,他們用號子唱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激蕩和對生命的希望。
在一個灘多水急處,七八位穿著短衫短褲的船工在我們的船上套起纖繩(用竹皮浸泡制成),便一一前后踽踽奮力地拉著船前行,川江號子時而高亢激越,時而輕松自如,湍急的浪濤在他們身邊緩緩地滑過,濁浪在船舷邊無奈地嘆息。一位在船上劃漿的中年船工告訴我,這里的船工不少常年生活在江邊,以拉纖為生,年齡小的不到20歲,最大的已年逾七旬。這不得不讓我們?yōu)橹@嘆!
“那便是71歲高齡的老船工。”循聲望去,只見那老人臉龐紅潤,精神矍鑠,拉起纖來腳步堅實,肩上則留下纖繩磨礪出來的一道道深深的纖痕。“一聲號子我一身汗,一聲號子我一身膽……”號子聲傳向了江面,飛向了江岸群山,與川流不息的江水融為一體。
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生命之船穿過一道又一道狹窄、布滿陷阱的河床,駛過一個又一個危機四伏、吉兇難測的險灘,讓滿載著苦難、艱辛和期待的船只,平安地停泊在平靜、溫馨和充滿希望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