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子鍍亮的烏江水,在武隆的臂彎里,做著一個追思懷古的夢
那一江江清清的碧水,必是從川江號子里流淌而來
從孝道的奉行里,流淌而來
不屈不撓、山高水長的號子,讓孝行武隆,又生動幾分
愛恨悲歌的文化符號,哭嫁的孝道情懷,正悄悄顯現在印象武隆
的封面。一曲曲古樸豪邁的歌謠,還在原來的地方
仿佛在等,與巴渝男兒完美的契合。面對一條沉默的江流
醉心的傾聽,定格在遠去的帆影
險灘惡水,懸崖峭壁,陡峭的山路,飛流直下的船只
多像一首首川江號子的曲目。無論唱到哪一首,都能把武隆的
一卷文化瑰寶,渲染的崇高與尚美
聽,孝行天下的號子,正響在一個人的思慕
敬仰的內心,像烏江水純澈的波涌,泛起一圈圈感懷的漣漪
江水、號子、纖夫的大愛,讓武隆越來越盛美
開始艷羨船工纖夫的后人們,都已在武隆
找到心靈的歸宿。在這彰顯孝道感恩之地,在川江號子的故土
在孝行與文化的浸染里,我捧出誠摯的深愛
如同接納美德的凈化
苦中求樂的船工,先輩的熱血與汗水
猶如一冊倡導孝順的范本。撲面而來的青山碧水,豪邁歌聲
是武隆豐裕遺存里,遍布的善美
其實孝與道,就生長在每個深愛家與國的人心中
在武隆傾聽號子的人,孝道與溫暖,正重新回到虛空趨冷的內心
川江號子,多像一泓泉水,蕩滌染塵的心脈
作者簡介:趙長在,1971年出生。從198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詩作散見《詩刊》、《星星》、《綠風》、《詩選刊》、《詩潮》、《詩江南》、《青春》、《佛山文藝》、《風流一代》、《鹿鳴》、《黃金時代》、《歲月》、《邊疆文學》、《西北軍事文學》、《國家濕地》、《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國防報》等報刊雜志。曾參加河北省第四屆青年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