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的文字注定與水有關
一百九十三公里的水路,從奉節延續到宜昌
每一滴江水都有汗水的味道
那些船工,從歷史深處走來
用肩的血肉浸染粗糙的纖繩
他們彎曲的背,像蓄勢的弓弦
駝起碩大的航船奔馳在江水之上
我看見他們的汗水與江水相融
沿著長江兩岸散滿巴蜀大地
每一滴汗水的落地,與石塊的碰撞
慘烈、壯美
以粉身碎骨的姿勢投入江水的懷抱
那殘落的點滴,在石塊上生根發芽
讓代代船工踩著它們的身軀向前
埋頭向前,不管風雨烈日
巴蜀的文化里有他們碎裂人心的吼叫
激蕩的江水淹沒不了與生命抗爭的吶喊
堅硬的石頭抵擋不住與風雨掙命的步伐
血液里的悲歌擊打著湍急的江流
一個又一個的險灘、漩渦
被整齊的步伐,怒喊的吆喝甩在身后
烏江的纖夫用赤裸的雙腳
在巴蜀的文化舞臺上恣意潑墨揮舞
那些漸行漸遠的川江號聲
從他們黝黑的脊梁一路行走
在中華大地風起云涌,萬人矚目
孝與愛的纖繩
打開封存的書卷,拼湊斷斷續續的文字
貨重:二十萬斤
纖夫:十五到二十八人不等
游走在絕壁懸崖上,赤腳,衣不蔽體
落滿灰塵的歷史在文字里重現
土地之外有群與江水、石塊為伍的人
不問四季,不問冬夏
用腳步感受石塊的堅硬
把單薄的身子裹在纖繩上
以血和汗換取生存的理由
最苦難的人奉行最高尚的情操
兇猛的江水若吞噬孱弱的生命
安慰亡靈焚燒紙錢的不是船主
是這群苦難的兄弟
愛的無聲,愛的無形
一把紙錢,一盞長明燈
永遠照耀江水滔滔
粗糙的韁繩,束著人間大孝
揮汗如雨的祖輩磨平了韁繩的桀驁
托起贍養與供奉的天責
遠嫁的新娘,一路而來的哭嫁
留在在青山上,留在了江水里
父輩拉過的貫牛舵
帶著長長的拉纖隊伍隱跡了
我立在懸崖之巔,俯瞰曾經的水路
草長鶯飛,炊煙四散飄起
欸乃的還有愛,有孝
有千古不變的中華情
孝行天下永遠像江水一樣常流、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