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二十四孝的故事,膾炙人口,流傳千年,它宣揚的“以孝為先”的思想,至今仍是人們所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不但激勵人們努力弘揚美德,傳承文明,而且能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美德,是立身之本、和諧之源。父母不能養,何以善待朋友?父母不能敬,何談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父母不能遵,何人敢信其“泛愛眾”之真誠?
繼承優良傳統、做有道德的人是歷史之需要,是時代之需要,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需要。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再次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時代新風。”這就道出了全國人民之心愿、構建和諧之根本。它必將為純潔社會風氣,為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構筑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孝敬父母吧,你就是功成名就了,父母也永遠是你的守護之神!你就是頂天立地了,父母也永遠是你的不倒靠山!你就是腰纏萬貫了,父母也永遠是你的幸福港灣!更何況,前車后轍,你對父母的今天就是兒孫對你的明天。
愿天下父母快樂、幸福、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