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七旬的老父親最近心神不定,常說在家閑的無聊,周圍沒有上了歲數的人可以說話,和兒女們又沒有什么共同語言,日子過得真是乏味難熬。
母親離去的早,父親獨自生活了很多年。為了我,父親沒有再找老伴。我婚后,在縣城買了房,就把農村老家的父親接來同住,開始,我的兒子小,我和愛人工作忙,父親忙著照顧孩子,時光倒也充實忙碌。隨著兒子日漸長大,父親的日子變得安閑了,一日日不知如何打發。周圍的鄰居大多上班或做生意,和父親差不多年紀的老人或忙著帶孩子或出去做事。父親就是一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技術沒特長,興趣愛好也少,平時家里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剩下他自己就只好和電視作伴,或多半天的睡覺,漸漸變得精神不加,身體狀況日下。我想了許多辦法,也解決不了問題,我一籌莫展無計可施。
看著終日煩躁不安無所事事的父親,我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聽說鄰居的老舅住進了敬老院,不是因為兒女不孝順照顧不好,而是因為精神太寂寞。原來,父親的心結也在于此,他聽說那位老人在敬老院過得很好才有所動心躍躍欲試的。
為了滿足父親的心愿,周末,我帶父親去了附近的敬老院。看到許多老年人,父親立即眉開眼笑有說有笑地融入其中,敬老院內環境很好,處處綠意濃濃,假山池水,荷花開得正艷。老人們或在院中散步,或在大廳內看電視聊天,或下棋娛樂,場面熱鬧,老人們滿面紅光,精神煥發。父親四處瞧瞧,很快便和很多老人攀談起來,在這里,父親還屬于年齡小的呢!許多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很健康,坐在凳子上在院內悠閑愜意地曬太陽。父親明顯表現出喜歡這里,這里有很多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眾多的伴一起過大家庭生活,溫馨和諧。
為遂父親的心愿,雖然有太多的不舍,可是為了老人開心,下午,我們便收拾行李,開車把父親送到敬老院。寬敞明亮的房間,兩位老人共住可以相互照應。伙食也不錯,包子餃子盒子等互相搭配,節日還會改善伙食,更加營養豐盛。衣服臟了有專人來拿,到洗衣房清洗好后送回。夏有電扇,冬有暖氣,環境優越舒適。自此后,父親住進了敬老院,每當佳節接他回家,吃完飯后總是催著要回去,急著去見他談得來的老伙伴。
父親住進敬老院,老人安心,我們放心。雖說平時在家為父親買的吃的穿的用的不少,可老人精神上終是不快樂,豐厚的物質,還是不能解決老人心靈上的空虛和寂寞。把父親送進敬老院,雖說增加了一筆開銷,違背了子女為父母養老的世俗。可只要老人健康快樂高興開心,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每次去看父親,覺得他皺紋好像減少了,紅光滿面,精神煥發,一下子像是年輕了好幾歲,整個人笑呵呵的,充滿了活力。把父親送進了敬老院,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