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如何打造建設?鄉村旅游怎樣提檔升級?11月15至16日,區長盧紅率我區考察團赴浙江省桐廬縣、安吉縣,考察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對標先進,以人之長,補己之短。
區領導潘曉成、劉高永、劉朝煜,以及區旅游局、喀斯特公司、巷口鎮、火爐鎮、黃鶯鄉等部門和鄉鎮相關負責人參加考察學習。
桐廬縣位于美麗的富春江畔。多年來,桐廬以“經營農村”和“全域旅游”為重點,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城鄉發展等工程,走出了一條具有桐廬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之路。安吉縣余村是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發源地,通過產業調整、村莊規劃、環境美化以及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經濟等舉措,成為了全國最美鄉村。在傳統而別致的荻浦村和環溪村,在美麗富裕的余村,粉墻黛瓦、鮮花小道、處處透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美好畫面。
每到一處,考察團成員都邊看、邊聽、邊討論、邊思考,詳細了解當地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方面好的做法,并結合各鄉鎮鄉村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實際情況,對比總結,找差距,尋措施。大家一致認為,通過考察學習,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眼界得到進一步開闊。下一步,將認真貫徹十九大精神,學習借鑒好理念、好思路、好做法,結合區情、鎮情、村情,認真消化吸收,大膽創新舉措,進一步整合資源,真抓實干,全力推動武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盧紅說,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的很多成功經驗和做法值得學習借鑒,尤其是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抓好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各鄉鎮部門要認真學習,對標先進,創新理念,結合我區實際,建立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美麗鄉村建設對“美麗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盧紅說,武隆也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要繼續圍繞“國際知名旅游勝地”目標,在抓鄉村旅游工作中進一步找準定位,創新理念,開拓思路,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一舉突破的工作思路,著力在精細化上下功夫。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鄉村元素和特色資源,努力實現“村景交融、村景合一、處處是景、處處可游”的局面。同時,要加快公序良俗建設,提升村民素質,積極發動廣大群眾,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管理工作,激活鄉村旅游市場,努力打造一流精品美麗鄉村,建設美麗武隆。本報訊 (記者 王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