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億萬年的風磨水洗,我縣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在桐梓鎮出現了風格各異的石林。
于是慕名造訪,逐步揭開了石林處在深閨人不識的奇異面貌。
高聳的山峰昂首蒼穹。
鳳坪石林位于桐梓鎮長征村大梁子組,距離桐梓場鎮約6公里,集中分布在村道公路沿線的山林里,據初步估算,幅員面積超1000畝,且體量大、面積廣、形態異、如迷宮。
入得石林,便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只見,林內樹木叢生,遮住了石林的雄偉面貌,石林內小徑交錯縱橫,百姓耕種其間。
前行百余步,放眼四顧,只見遠處青山黛綠,薄霧繚繞,恰似舞動的輕紗,一直延伸至天際底下,空靈脫俗;近邊一潭碧水,平靜似鏡,鑲嵌在石林與灌木之間。
沿著石林小徑款款而行,更覺琳瑯滿目,婀娜多姿。放眼觀望,天坑、溶洞、林木、樹藤遍布其中,人們行走其間,有時置身于眾石懷抱,有時穿行于怪石之間,有時屹立于巨石之上,猶如迷宮。路路相連,路路相通,路路相似,讓人很容易迷路。每一條路的盡頭疑似無路,卻是“人到盡頭方有路,不到盡頭難覓路”。
在林中徘徊許久,路隨峰轉,心隨景動。大家沿著石階,偶爾手挽著手,或者攙扶一把,小心翼翼地在石峰崖壁之間迂回盤旋。路越來越小了,曲折蜿蜒,在兩峰相擁之間,縮小成一條狹窄的小隙縫。雖說是小隙縫,可也容得下一個人通過。
一路前行,見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光怪陸離,極其神似。有的石柱高達20至3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軼名的打油詩所云:“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
行走之間,一座座奇峰怪石打開了塵封的往事,仿佛耳邊濤聲依舊。滄海桑田,海陸變遷,萬事萬物都有因有果,難道這些奇特的石頭,以自己的姿體語言向世人解說千萬年前的種種情感歷程?那一支支、一座座、一叢叢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蒼穹,直指青天,猶如一片莽莽蒼蒼的黑森林。一座山峰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座山峰就貫穿著幸福與苦難的人生。一粒砂石里埋藏著一顆幼小但堅韌的心。
果然不虛此行,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黑白分明的大自然組畫,絢麗迷人的天然景觀,樸實而自然,流唱著千古的歌謠,在每一個巖孔里依次發出韻律。
日近晌午,在一片戀戀不舍中,眾人與石林揮手作別。其實,在石林這個與世無爭、寬容大度、遠離塵囂的奇妙世界里,也許我們可以展開思緒的翅膀,將自己定格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讓生命綻放出更加燦爛的輝煌和永恒的幸福。石林唯美,于世人心中,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