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傳承中西文化,推動文化交流融合。11月22日,武隆譯翁書院揭牌儀式在武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余名文化界知名學者、專家、教授匯聚武隆,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11月22日,武隆譯翁書院揭牌儀式在武舉行。
市文化旅游委原黨委書記、主任劉旗,市科技戰略研究基地主任何平,市科技戰略研究院副總經理趙德,市圖書館副館長王寧遠,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仁強,西南交通大學教授莫光華,四川省作家協會前副主席伍立楊等領導嘉賓,武隆區委書記何慶,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瓊英出席揭牌儀式。
巴蜀譯翁楊武能教授長女、旅德實業家、作家楊悅女士宣讀賀信。
儀式上,巴蜀譯翁楊武能教授長女、旅德實業家、作家楊悅女士宣讀德國大學城圖賓根市市長帕爾默先生,德國國家功勛獎章獲得者、華裔德籍教授顧正祥先生聯名發來的賀信。
何慶、王仁強一同為武隆譯翁書院揭牌。
何慶、王仁強一同為武隆譯翁書院揭牌。揭牌儀式后,嘉賓們還前往譯翁書院展覽區現場參觀,感受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書院同時開啟了第一場文化活動,楊武能教授以“武隆譯翁書院的創建及其影響和意義”作主旨演講。文旅策劃專家、康輝國際旅行社前副總裁周小丁,四川省書法家協會黎光成,《科幻世界》前副主編譚楷;華裔德籍漢堡作家高關中以及重慶圖書館向武隆譯翁書院贈送書法作品、書籍等賀禮。
伊翁書院展區一角。
參觀譯翁書院展覽區。
據了解,武隆譯翁書院共四層樓,一層為展覽區,主要通過楊武能教授的著作、照片、信函等實物資料,充分展示“巴蜀譯翁”的成長史、故土情、文化交流貢獻等主題內容;二三層為生活休閑區,主要為學術、藝術交流場地,可開展講座、論壇、學術研討會、藝術演藝等活動,同時負一層還配置了兒童影院等。此外,譯翁書院2024年12月31日前針對在校學生(大學本科及以下)免費參觀。
書院一角。
學生們正在認真閱讀書籍。
據介紹,武隆譯翁書院以著名學者楊武能教授的筆名命名,書院位于武隆區芙蓉街道桂圓街路口,是重慶圖書館譯翁書院的“孿生姐妹”。書院的揭牌投用,將為深入研究和傳承中西方文化,推動文化交流與融合,提升武隆在文化領域的知名度、影響力,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楊武能教授以“武隆譯翁書院的創建及其影響和意義”作主旨演講。
楊武能(1938- ),重慶武隆人,現為四川大學教授 、重慶國際交流研究中心主任 。是新中國成立后《格林童話》第一個全譯本的譯者,海內外知名的德語翻譯家、歌德學者和作家,堪稱巴蜀一體共生、血肉交融的人物典型。1957年入南京大學德語專業學習。1978年至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先生研修德語文學,主攻歌德研究。曾經榮獲聯邦德國總統親頒的德國“國家功勛獎章”、世界歌德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歌德金質獎章”以及“中國翻譯家終身成就獎”。譯作有《少年維特的煩惱》,《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等,有《楊武能譯文集》(11卷)行世。已出版論著《歌德與中國》《三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