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官網公布了2022年“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名單,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縣龍脊鎮大寨村和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荊竹村成功入選。
作為全國唯二入選2022年“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名單的武隆荊竹村有何優勢?
風景綺麗 自然資源豐富
荊竹村,位于重慶市武隆區,緊鄰世界自然遺產地——天生三橋,距離仙女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約5公里,是中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
這里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5%,擁有林海、高山草甸、天坑、峽谷等多種類型的自然資源,可實現“春賞花、夏避暑、秋觀紅葉、冬賞雪”的美好愿景。
這里人文資源厚重,不僅有皮影戲表演、手工蠟染展示、手工竹編體驗等民俗文化,還有文化氣息濃厚的“無有圖書館”“歸原茶館”,更有保留塘路(驛站)文化的荊竹古道。
作為武隆全域旅游示范區的一部分,荊竹村堅持按照“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依托豐富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引進歸原小鎮等新型田園藝術農業,組建“鄉村酒店聯盟”,以生態文明體系發展鄉村旅游。
目前,荊竹村鄉村旅游發展良好。數據顯示,自發展鄉村旅游以來,荊竹村年接待游客約50余萬人次,國際游客約5萬人次。
深耕文化 “活化”傳統鄉愁
這么好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如何把它們利用好?
荊竹村堅持旅游開發利用與保護并重,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通過現代創意“活化”再現傳統鄉愁,一方面保留根植于獨特地理文化環境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引入現代創意再造公共文化空間,利用當地的瓷磚、木材和夯土墻來推廣村莊傳統文化,為古老村莊注入生機活力。
荊竹村歸原小鎮,地處武隆仙女山,這里自然資源稟賦,四季風景變幻,擁有森林、草場、天坑、峽谷、山巒、峭壁等各種奇特險峻的地貌和豐富的植被,美好生生不息,是一個很好的康養度假地。
近年來,荊竹村依托當地獨特的地理風貌和生態優勢,聚焦文旅融合,通過鄉土文化活態傳承,整合項目基地周邊優勢資源,進一步推動荊竹村旅游發展。
具體來說——
通過利用當地村民的老房子、古柴火灶、方桌竹椅、銅茶壺與青瓷杯等,打造出“歸原茶館”,向游客展示了傳統鄉村民居風格和生活;
在旅游產品和旅游體驗中融入民俗、非遺、鄉村藝術、農耕和塘路(驛站)文化,成立非遺文化傳習所,搭建起文化資源的宣傳和保護平臺,并對蠟染、竹編、木葉吹奏、棕編制作、土陶傳統制作、老醋傳統制作、豆腐干傳統制作、天然蜂蜜傳統釀制、剪紙、碗碗羊肉等文化活動和非遺項目進行現場展示和體驗,讓游客零距離感受到鄉村特色文化的魅力;
保護修葺古代商道驛站,打造“荊竹古道”,游客可以通過走這段路程,更好地了解塘路(驛站)文化;
舉辦國際夏令營活動,引導青少年通過農事體驗學習農耕文化;
……
如今的歸原小鎮長廊曲徑通幽、民居古樸端莊,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儼然成為了周邊居民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厚植綠色 發展鄉村旅游
歸原小鎮的成功入駐,給荊竹村的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希望。
為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荊竹村遵循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倡導“碳達峰、碳中和”。在每年4月開展減少水資源消耗、水資源治理和垃圾分類政策宣傳活動,強化村民衛生觀念。組織志愿者、游客參與氣候變化保護小講堂、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尾氣減排等宣傳活動。
此外,通過整治環境、修復生態功能,實現旅游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的共同提升。
其中,在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方面,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種植鮮花,清理垃圾等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目前,荊竹村完成了人畜飲水池200余口,實現自來水進戶全覆蓋,解決了全村的飲水問題。建立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管理機制,設垃圾收集點32個、垃圾桶50個,整理美化群眾院壩及花臺80余戶,拆除亂搭亂建29余處。升級改造農村交通,修建和擴建公路50余公里,公路養護37公里,方便游客進入。
同時,建立文化長廊、村民和游客文化共享空間、制作宣傳牌、聘請老黨員宣傳和開展“七彩之家”“武隆先鋒”等評選活動,提升鄉風文明,讓村民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促進荊竹村可持續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夯實了荊竹村鄉村旅游基礎,還吸引了外來投資商,調動了當地村民發展旅游的積極性。
據介紹,荊竹村聚焦產業發展,建成了花漫嶺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旅產業主體,促進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成立了“武隆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吸引年輕人到此就業創業;建成山地特色果蔬采摘基地約3000畝。
如今,荊竹村風景綺麗、瓜果飄香、民居古樸,成了周邊地區居民“農家休閑一日游”的目的地。每到節假日,都有許多市內外游客駕車前來游玩,真正實現了讓鄉村成為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也讓村民嘗到了旅游致富的甜頭。
數據顯示,荊竹村累計提供了旅游就業機會312個,其中旅游從業人員中,本地村民比例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