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游客服務。
評價勞模標準有哪些,我不清楚。但我想一輩子愛崗敬業,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人,應該稱得上“模范”。
今年42歲的楊金魚是武隆喀斯特旅游公司的一名一線職工。1998年3月,退伍回來的楊金魚開始從事武隆旅游業基層服務工作。這一干就是近20年,從講解員、檢票員,到導游、執勤員、后勤,再到經營、運輸管理,楊金魚深深扎根于旅游一線。在20年的旅游服務經歷中,他一直保持被投訴率為零。
2017年5月,楊金魚被表彰為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范,成為全區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本心:做旅游形象維護者
1998年至2014年,楊金魚輾轉在芙蓉洞、天生三橋景區做起一線講解員、導游等工作。
天生三橋景區門口是游客的必經之路,也成了村民們售賣農產品的“最佳地段”。2012年,由于大家都想“占領”最佳攤位,景區門口時常上演你追我趕的“搶位大戰”,這也讓景區秩序管理變得更為困難。
開展檢查。
“環境衛生是旅游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環。”那時,楊金魚得知此事后,他先走家串戶與村民交流、摸底,了解他們的訴求,宣傳違規行為的不良之處,再通過村上、鎮政府和遺管委等部門銜接,一起公平公正地劃分攤位,最后爭取到了村民的理解。
如今,景區門口的環境衛生和當時比,有如云泥之別。不僅如此,楊金魚還把對環境衛生的重視帶進了新崗位上。
“作為旅游人,首先在意識上就更應該提高,必須要重視旅游大環境的衛生。”現在,楊金魚每周都會組織同事進行1-2次的旅游沿線環境衛生大清理。
撿起垃圾。
清理污水溝、拾取白色垃圾、保持路面整潔等,楊金魚用一言一行去踐行著“旅游人”的身份。“受到他的帶動,我也認識到環境衛生的愛護對于景區發展的重要性,平常走在路上看到垃圾后,我都隨手撿起來,這已經成了身體的條件反射。”同事徐建容如是說道。
不僅身邊的同事受到感染,團隊服務質量大大提升,周邊的居民也時常加入環衛大軍隊伍中,一起愛護武隆的旅游環境。
初心:做本職工作合格者
因為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和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2014年3月,楊金魚從天生三橋景區調至運輸中心。運輸中心的工作不比景區輕松,作為運輸中心副經理的楊金魚不僅要負責執勤、檢票,還要負責安全、經營管理等工作。
講解安全知識。
“我應該把本職工作干好,這是每個職員的基本責任。”這是楊金魚的工作信念。
旺季運輸中心的開門時間是早上8點,清晨6:30,楊金魚就要乘車從武隆到運輸中心。到了中心后,楊金魚先要組織員工開早例會,總結近段時間的工作,安排當天的工作;早例會結束后,他又立馬去進行車輛“例檢”,同時還要檢查扶梯、消防栓等設施設備的安全;等到開門后,他還得去各個崗位上巡查、排查道路安全隱患、環境衛生的巡查……楊金魚就好像陀螺一樣,每天“連軸轉”似的工作。
引車入庫。
“干一行愛一行,我沒覺得辛苦。”楊金魚說,面對多而雜的工作,他沒有抱怨也沒覺得累,因為在他看來這是本職工作,他能做的就是恪盡職守。
進入旺季,楊金魚的工作也如同炎熱的天氣般,非常“火熱”。當你踏入仙女山鎮游客接待中心時,你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大車小車之間,或疏散游客,或指揮車輛停靠。
一天工作十一二小時是楊金魚的日常,“因為我們必須等到車輛安全的把游客從景區接回來,確保沒有其他任何情況后才能下班離崗”,所以楊金魚“按時下班”的次數少之又少,但他卻樂此不疲。
匠心:做精致服務追求者
在楊金魚的旅游生涯之中,他的被投訴率為零。這得益于他盡職盡責地干好本職工作,同時也得益于他對游客的重視。
去年,來自四川的游客李先生在武隆旅游時,不小心遺失了隨身攜帶的行李箱,在返程路上才發現箱子丟了。車沒法返回,當地也沒有熟人,箱子里除了日常用品、衣物,還有一臺平板電腦,這可如何是好?李先生急壞了,在導游的幫助下,他趕緊聯系到接待中心。
學習中的楊金魚。
“黑色行李箱,約22寸,遺失時間約為中午12點至下午3點之間。”楊金魚知道此事后,立馬和景區、當班司機聯系,最后在一輛調度車上找到了箱子,找到后,楊金魚和李先生溝通后便通過快遞的方式把箱子寄給了李先生。
李先生高興極了,連連打電話向楊金魚及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不用謝,這是我們份內的工作。”楊金魚說。
由于要寄快遞,楊金魚往往要記下失主的信息以便妥善寄出。像這樣的事發生過太多,如今,他的筆記本已被記錄得滿滿當當的,文件夾中的快遞單也已存有厚厚一疊。
“旅游服務重點就在于服務二字,而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客人的訴求,盡力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旅游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在武隆旅游過程中感受到幸福。”楊金魚說,幫助游客找回失物,是他應盡的工作義務,他必須要盡心用心。
“他是一個踏實負責能干的工作伙伴。有他在,我很放心。”運輸中心經理劉武憲說,正是有楊金魚這樣的盡心服務的人,越來越多游客相信并認可武隆的旅游服務。
紅心:做部門工作帶頭者
楊金魚自199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他始終牢記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并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處事公正等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了把黨建工作與日常經營接待工作有效的結合起來,除了日常開展“三會一課”和批評與自我批評,他常常私下與各崗位的黨員同志交心談心,傳授他們在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和方法。
加強黨性修養。
“他常常帶領我們一起學習,在開展民主生活會時,他都是先說自身的不足,積極與我們交流溝通,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同事李清樺說,正是由于他不徇私情、坦誠相見的態度讓支部全體成員之間能敞開心扉,讓整個團隊增進了相互理解、團結和干勁。
全心全意的服務意識,客觀公正的處事態度,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使楊金魚深受廣大職工、群眾的認可,同時也促使他在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上“雙豐收”。楊金魚,2012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6月評為縣級“先進黨務工作者”,同年11月被評選為中共武隆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的黨代表。
獲得榮譽。
此外,楊金魚還具有較強的開拓進取精神。從實際出發,在公司黨委的正確指導下,他對支部的黨建工作、團隊建設進行了大膽創新和開展,不斷增強了同事之間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和創新力,帶動了整個團隊的發展。
去年,楊金魚所在支部的部門在公司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中名列前茅,實現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和服務質量有效投訴雙“零”目標。本報記者 付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