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十年(1785),李家灣山崩,亂石泥流在江邊堆積成磧,形式羊角,得名羊角磧。由于“五里灘”(千里烏江第一長灘)灘險水急,上下貨船在此卸貨,服務業逐步興起而形成集鎮。光緒三十四年(1908)于此設置耀德鄉。民國19年(1930)改為羊角鎮,37年轄13個保。1951年3月以第一、二保續置羊角鎮;1958年6月撤重云鄉入羊角鎮并改鎮為鄉。1992年9月將羊角、長坡、艷山紅三鄉合并建羊角鎮,鎮人民政府駐地羊角磧,轄羊角居委會四個居民組和朝陽、青春、鹿池、田坪、重巖、田灣、石床、廟嶺、倉壩、大樹、院子、梨花、艷山紅、茶嶺、羅家、山埡16個村,80個村民組。1996年起,羊角鎮針對山埡村自解放以來一直未修通公路、未照上電燈,農民居住及生活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對山埡村所轄5個作業組實施了整體異地移民,羊角鎮管轄15個村、75個作業組。2003年12月武隆縣進行鄉鎮建制調整,碑埡鄉并入羊角鎮。至此, 羊角鎮轄10村:朝陽村,青春村,田灣村、石床村,廟嶺村,茶嶺村,艷山紅村,碑埡村,鵝嶺村。
-
武隆羊角鎮歷史
文章來源: 網絡 作者:佚名 時間:2012-02-25 14:16:17摘要: 清乾隆五十年(1785),李家灣山崩,亂石泥流在江邊堆積成磧,形式羊角,得名羊角磧。由于“五里灘”(千里烏江第一長灘)灘險水急,上下貨船在此卸貨,服務業逐步興起而形成集鎮。光緒三十四年(1908)于此設置耀德鄉。Tags(關鍵字): 羊角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