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喀斯特申遺成功,4年的努力和艱辛終于換來成功的一刻,成功背后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蹲賓館十天只吃方便面
記者給武隆縣風景管理局副局長周濤打電話,中斷了他的午休,他說:小李呀,我這是申遺以來睡得最踏實的一個覺,還是被你吵醒了……
申遺中有段小插曲,曾把大家搞得心驚肉跳——5月底,從小道消息得知IUCN寫的評估報告建議將云南石林、廣西荔波作為第一批次申報,而將武隆納入第二批次,大家急得團團轉。
為此,風景名勝管理區領導決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將武隆的獨特喀斯特風貌展現在專家眼前。武隆縣委、市園林局、武隆風景名勝管理局等兵分兩路到法國和北京,在北京的一組白天跑建設部聽取專家意見,晚上準備材料,幾乎每天都是吃方便面,吃了十幾天;到法國的同志也是每天白天拜訪專家,晚上回來商量對策,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回武隆后,很多小組成員都大病一場,周濤稱一次去輸液,在醫院恰好碰到兩個同事,大家相視而笑。
不陪病重母親也不結婚
忙于申遺,很多人當時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武隆縣風景管理局局長葉成禮至今覺得很對不起母親,母親在最后彌留之際自己都沒有好好陪她。
工作員潘杰是一名英語8級的翻譯人員,本來準備2006年結婚,由于申遺材料太多,一直天天加班,結果婚期是一拖再拖,到現在都還沒結婚。
外國女士在天坑考察六年
為武隆申遺做了貢獻的,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洞穴愛好者——外國女士艾琳,她到武隆考察了近6年,從2001年開始,將后坪天坑探測了近70公里,發現了其獨特的地形地貌。
艾琳這位洞穴愛好者成立了紅玫瑰俱樂部,專門勘探世界上有名的洞穴。一次偶然的機會,武隆芙蓉洞的報道引起了艾琳的注意,到中國來考察一次后,她就在芙蓉洞住下來長時間考察,并不斷將考察記錄發布到網上,引來越來越多的洞穴愛好者的關注,提高了芙蓉洞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應艾琳邀請,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探險協會和組織都曾前往武隆考察,很多學生還將考察做成學術論文,在國際上發表。
武隆天坑地縫免費三天
為慶祝申遺成功,7月2日—7月4日三天,武隆的三個世界自然遺產景區天坑三硚與地縫將免費向游客開放,而芙蓉洞景區也將執行5折優惠。武隆全面展開慶祝與對遺產的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