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記者從武隆區文化館獲悉,武隆申報的武隆民間故事、烏江船工號子、武隆碗碗羊肉制作技藝、浩口仡佬族篾雞蛋傳統體育競技、青吉粽編及武隆白酒傳統釀造技藝等5種類別12項民間文學、技藝入選市級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至此,我區市級非遺項目達到26項。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存活在民間的瀕臨失傳的技藝及習俗,它具有傳承性、可塑性、瀕危性等特點,入選市級非遺名錄對展示、繼承武隆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入圍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包括民間文學類武隆民間故事,傳統音樂類烏江船工號子,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浩口仡佬族篾雞蛋傳統體育競技與青吉粽編,傳統技藝類武隆碗碗羊肉制作技藝、巷口藤編、土坎苕粉傳統制作技藝、浩口仡佬族蠟染傳統制作技藝、武隆白酒傳統釀造技藝(趙家花酒傳統釀造技藝、武隆洞藏酒傳統釀造技藝)與武隆老鷹茶傳統制作技藝,傳統醫藥類寺院坪香會和羊角黃氏家訓共12項。
“目前,我區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26個項目,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161個項目,此次入圍市級的項目比往幾屆更回歸生活,更接地氣,在確定入選后,將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保護。”區文化館負責人劉繼華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