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篇
團購網“向游客借錢”?
案例:李小姐去年9月25日00:00在某團購網站上團購了8張廣州到海南的4天3夜國慶游,單價400元共計5000元。付款后,網上已經顯示“團購成功”,按照網頁上的指示,李小姐只需提前4天預約,就能在9月20日至10月3日內任意一天出團。于是,李小姐通知了計劃一起前往的朋友從湖南坐火車到廣州,等待發團。9月27日,李小姐打了預約電話,計劃預約10月3日的旅游團。對方在電話中告訴她,沒有10月3日出行的團。李小姐想將出團日期提前至1日,對方又告知當日名額已滿,并建議一天之后再撥打預訂電話,看到時的情況如何。9月28日,李小姐再撥預約電話,卻又被告知此團多天前已訂滿,不可能成行。最終李小姐購買的8張團購券全部不能成行,只能選擇退費。
揭秘:武隆旅游網記者調查發現,該旅行社出發的團只有兩個,分別是在9月30日和10月1日,而不是“9月20日至10月3日任選一日”。而為何名額已滿還要在網站上繼續提供售賣?旅行社解釋是由于“有的客人預訂了后可能臨時不去了,為了確保一團成行,所以繼續在網上售賣。”實際上,“團旅游”與旅行社或者專業旅游網站報名不同,一般是發帖招集、報名、收錢,沒有發票、保險,也不簽訂出游合同,加上我國目前針對網絡團購尚沒有明確的法律與監管,一旦發生糾紛和意外,出游者只有自認倒霉。
支招:專家表示,旅行社作為旅游中間商,通過形成特定數量的團隊向景區、酒店等議價,以獲得一定折扣,以打包價向市場推出,因此旅游團本身就是一種團購行為。“旅游產品與電子產品等不一樣,旅游往往是集中消費,旺淡季較強,旺季出現低價的旅游團購,一方面有可能是零負團費,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旅行社缺少現金流,由于團購的退款并無需加倍賠付,通過游客購買團購產品獲得短暫的持續的現金,‘向游客借錢’,以維持日常的各種支出,但是實際上很有可能根本沒有出團,純粹是忽悠大量游客給旅行社‘借錢’。”
團購旅游被“賣豬仔”?
案例:郭小姐9月29日在某門戶網站團購頻道上購買了3張閘坡2天1晚露營之旅的團購券,計劃和公司里的姐妹來一場輕松的短途旅行。根據網頁上的指示,她在上午購買成功后,下午即撥打預約電話,預約10月2日出發的旅行團,對方的回復是1-3日的旅行團名額都滿了無法加人。郭小姐將出發日期推后至5日時,對方卻告知4-6日的旅行團人數不足,無法開團。郭小姐感到十分困惑,她在網上購買了3張券,網頁上就顯示“3人已購買”,為什么會出現滿人的事情呢?“既然滿人了,那么4-6日的團又怎么會因為人數不足無法組團呢?此外,在網頁上清清楚楚寫的是‘2011年10月1-6日天天發團’,那旅行社后來的說法是否已經對消費者構成了欺騙?”
揭秘:出不了團只能退款,無奈退款的道路也坎坷不平。記者撥該團購網頁上的網站電話,發現并不是同一個團購網站,而是“天下門票”。“天下門票”表示,作為該團購網站的代理商,他們接收了大量的旅行團在這個平臺上的代理業務,他們也不清楚旅行社方面的安排和名額情況,因此無法解答疑惑。同時,預約不成功的團員既然無法成功驗證,那么就無法從他們這里退款。記者最終查到該網站的客服電話,經過多重程序后,工作人員告知,在此產品的有效期即6日過后,團費會自動轉到購買者的網銀上,過程需要2-10個工作日。
支招:團購這兩年迅速躥紅,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而各種團購網站也層出不窮,其中旅游方面的團購在各大假日前尤其火爆。而針對層出不窮的旅游團購,國家旅游局此前特向廣大游客提出警示:經營旅游業務應獲得行政許可,不可盲目輕信旅游產品廣告,需警惕“零負團費”。旅游業內人士提醒市民,市場上沒有免費午餐,為了保障權益,旅游者應該注意辨別,不要輕信旅游團團購。
專家表示,票務類的團購產品大多不支持“過期未消費可退款”,因為這部分商品有明確的消費時間,且購買量非常大。建議消費者在團購前仔細閱讀產品條款,選擇注明可退款的產品;而對團購網站來講,在選擇旅游業商家時,盡量完善合作條款,將“未消費可退款”列入合同中,并應對產品的服務條款詳細描述。
旅行社篇
案例:市民梁先生去某旅行社報名北京雙飛5天游。看到行程,似乎行程安排得挺豐富的,正打算報名出發。但他的同行人黃小姐卻是一個精明的消費者,看完行程,她覺得很有疑問:究竟該行程所報出游行程內的景點游覽時間多長?景點之間車程多長?不知道行程中的購物點有多少個,參觀時間多長?
提醒:廣之旅市場推廣中心總經理溫前表示,自2009年5月1日新的《旅行社條例》正式實施以后,條例已經對旅行社發出的行程有詳細的規定,目前市面上有全透明旅游規范行程,針對行程的具體細節作出詳細且通俗易懂的說明,其中包括行程包含的景點及其游覽時間;景點間往返的交通工具及時間;購物點的數量及參觀時間;用餐、住宿標準等服務細節。以北京雙飛5天團的行程為例,可從行程中了解到2小時游覽故宮、1.5小時游覽長城、2小時游覽頤和園等景點游覽時間;同時,全程酒店標準、用餐安排、往返交通時間等行程細節都能一目了然。
分拆報價,變相提價
案例:以某旅行社“布吉島PP抵玩四飛5天豪華之旅特惠貴賓團”為例,推薦自費項目多達14項。其中熱門的PP島自費游覽項目,被拆分成3個項目,分別是2500泰銖的蜜月島快艇來回、2000泰銖的快艇小PP環島+情人沙灘、2500泰銖的度假天上人間帝王島,總價一共是7000泰銖。而另外一家大型旅行社索取的行程介紹仲,PP島自費項目,是以“國家公園PP島快艇來回+度假天堂帝王島+小PP島+情人沙灘”的套餐形式出現,游玩時間大約6小時,報價僅需3800泰銖。內容相同的自費項目,兩家旅行社的報價相差竟高達3200泰銖,按照1元人民幣折算為4.4泰銖的標準計算,折合人民幣約727元。
提醒:溫前表示,由于小PP島是布吉島旅游的精華景點之一,深受游客的歡迎。自南亞海嘯之后,由于接待能力有限,因此只作為重點自費項目推薦給有意參加的游客。游客通過乘船游覽、島上步行觀光、豐富多彩的各類海上活動,真正領略PP島的美麗風光,因此自費項目的行程應該以套餐形式出現。而市面上部分旅行社將強行PP島的游覽項目分拆報價,是變相將自費項目的價格提高,以此作為低價團費的補貼。這種做法無疑只讓不明就里的游客上當受騙,報名時對自費項目并不留意的游客,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落入“低價陷阱”,以比市場價高出近一倍的價格參加自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