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仙女山草原,直奔天生橋。
車上據導游介紹,武隆天生橋群由天龍橋—天龍天坑—青龍橋—神鷹天坑—黑龍橋這樣三橋夾二坑組成。
說到要過天生橋,我不由得一陣心驚膽戰。20多年前,我還是毛頭小伙子,血氣方剛,到張家界游玩時,也過過一座天生橋。那時的張家界剛剛開發,天生橋還處在原始狀態,橋上完全沒有保護措施。我們沿著懸崖邊接近天生橋,橋不長,大概幾十米樣子,但很窄,頂多二、三米寬,好在兩邊有雜草遮擋,看不到橋下,沒有心理負擔,也就大膽地跨上了橋。橋上一陣山風吹來,人立時覺得有飄動感,仿佛要被吹到橋下,趕緊快跑幾步過橋。到了橋那邊的大石旁,一看橋下,頓覺天旋地轉,黑呼呼的山谷,幾乎看不到底。我們三人意識到自己膽大包天,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有了心理負擔,如何回去就成了問題,最后我等兩個年輕人是半蹲著挪過天橋,另一個老同志幾乎是手腳并用爬過天橋。那次歷險尚記憶猶新,今天在武隆咋又要過天生橋了呢。
走在一段連接兩個山谷之間的山路上,導游介紹說,現在我們就在天龍橋的橋面上。這是橋嗎?是橋,隨我坐電梯下去,你們就能看到橋了。
坐沿山崖設立的百米高的觀光電梯下到底。導游說,現在是半山腰,也就是橋高的一半位置。抬頭一看,橋好高哇,低頭一觀,下面還有好深呢。沒有魚眼鏡頭,相機太不給力了,只能把橋的恢宏、磅礴照出一小部分。
這是第一座橋,叫天龍橋,雖然橋高有235米,但她的寬度卻有147米,所以人們不覺得橋上有什么新奇,甚至感覺不到她是橋。沿橋肚下的小路繼續往橋下行,只見谷底一所類似廟宇樣的建筑。導游言道,那是張藝謀導演為拍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專門在此蓋的外景地。呵呵,我以為谷底是那位高人在此修煉之所呢。
完全下到橋底,才看出天龍橋的偉岸。云天之間,一橋橫臥兩山之間,橋肚兩孔支撐互為犄角。亂云飛渡,猶如飛龍在天,故得名“天龍橋”。
張藝謀拍《滿城盡帶黃金甲》所蓋外景地,叫“天福官驛”。這是一座仿唐代官驛,新建如舊、古色古香。院內房間沒有任何裝飾,只留下一些戲服和一輛馬車道具。站在院內,游人盡可想像電影中周潤發的陰險、狡詐;鞏俐生硬擠出來的一線乳溝;周杰倫的不倫不類的倒拖大刀。幻想自己也成了從懸崖下飛身滑下的黑衣人,在追殺鞏俐一家。
從天龍橋下往前走,四周絕壁環抱,猶如置身坑中,這是“天龍天坑”。
再行抬頭又見一橋,這是青龍橋。也是三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橋高350米。天暗云厚,若有若無的太陽散射光斜照崖壁,橋身藤蔓纏繞,苔蘚附著,似一條青龍欲一飛沖天。抬頭仰望,壁立千仞,只見一片環形天空,現在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從青龍橋下穿過,周圍一圈又是高聳入云的懸崖。回首仰望青龍橋,橋頂巨石外形酷似一只大雕,因此,這個天坑就名喚做“神鷹天坑”。
黑龍橋位居最后,橋色深暗,正如一條黑龍橫臥于此。同時,黑龍橋還暗含各式清泉,"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等,不僅名字雅致好聽,而且風光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