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女山的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起來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往著名的天坑出發。到了景區門口,還沒開門,看來我們起得太早了。在周圍查看一番,旁邊的圍墻并不高,于是我們幾人翻墻而入(注明:我們真的不是故意要逃票哦。。。)
終于來到了天坑邊上,眼前的一切讓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以下一段文字引用自網絡,這位網友寫得實在太好:
游完了天坑三橋,從武隆返回重慶的路程約用了四個小時。一路上,我絞盡腦汁地挖掘一個詞句來形容天坑三橋,最終還是沒能如愿。不是仙境,勝似仙境。說它神奇,并不是因為它的景色離奇和怪異;說它氣勢,它的確冠不上雄偉的字樣,它只是仿佛有著深邃和寬廣的胸懷;它很獨特,然而身臨其境,我竟不自覺地感到它就象一個秀麗的山溝,溪水中流淌著平淡的歲月,拴住人們的向往。于是我斷定,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定是現實的。
去年,我曾在一本雜志中推薦的“一生中必體驗的29處地方”里了解到武隆的天坑三橋。當幾天前它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消息傳來時,我的第一個沖動就是要飛到重慶,飛到武隆??磥?,我的熱血沒有白白激蕩。這里的風光令人遐想,天坑和三橋是混為一體的。兩個天坑:天龍天坑和神鷹天坑;三座天橋: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一坑兩橋扛,青龍橋架于兩坑之間,肩扛兩坑,使兩坑相通。天龍天坑的直徑和深度均在300米以上,據稱是天下第二坑,僅次于奉節的小寨天坑,它的四周絕大部分是懸崖峭壁,僅有一小面的陡坡可供人們迂回走下。天坑的底部較平坦,和坑口的面積相差無幾,不能說它是漏斗形。然而,從天坑的底部向上空看又是那樣的開闊,又不能說是豎井型。順著人流,我有一種被沉下的感覺。人們興奮地歡呼著,并揮舞著雙臂,使我感到這才是融入了真正的大自然,讓人無拘無束,釋放情懷。走到坑底,赫然發現左右兩座天生橋在立,右為天龍橋,高200多米,且一橋兩洞,方型洞口,如人工修飾一般;左為青龍橋,高300多米,三橋中最高的橋,是彎曲拱型橋洞,宛如少女起舞翩翩。兩橋之間,幾條小溪蜿蜒流淌,碧綠清純;山崖峭壁上,巨石如雕琢般,幾條飛瀑歡騰流瀉,如天女散花撒向坑底。這些生命般游動的水,也許就是那幾條龍吧?就這樣我忽然離奇的幻想著,這難道是億年前上天留給自己的人間度假村。這天坑象城堡,這天橋象城門,天子和仙女們在這里度假幽會,不是也很愜意浪漫的嗎?可惜人類的開發已無孔不入,打亂了上天的安排,人類自己享用了這獨特美景,而我今天又是在這里得到幸福的體驗。
走過青龍橋,就進入了神鷹天坑,這時還真有著豁然開朗的感覺,那黑龍橋又印入了眼簾。黑龍橋是三橋中橋洞最長的橋,橋頂清泉點點飛竄,橋下小溪涓涓低唱。這洞身高低錯落,令人浮想聯翩。我前面的一位女孩,竟不知不覺仰起頭來,張口接那滴下的泉水,就像一個不懂事的傻丫頭。本來導游告訴我們過了黑龍橋最好是原路返回,省時省力。然而。走過黑龍橋后,我仿佛心緒還無法平靜。于是,索性繼續前行,沿靈泉再上山路,經仙女洞繞道往回去。我竟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高處再看天生三橋,那風光頓感無限,我恨不得飛到橋上,上演一部武林傳奇電影。
武隆天坑三橋,你是“雄渾夢境”。你留下了我的夢,送給了我一生的激情。這里是人間和天境的連接處,人間在這里放歌,天間在這里傾心。
看了這段文字,我不由得后悔起來,因為那坑看起來實在太高,我們幾個懶人都沒走下去。沒想到那下面卻是別有洞天。。。。。。遺憾呀,下次再去一定要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