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武隆是十年前,剛進大學的時候。一位堂舅工作于此,我途經此地,住了一宿,也認認親戚。短暫一留,便與武隆結下了不解之緣。
舅舅舅媽對我很好,每年的小長假,我有多半的時間客居他家。舅媽喜歡旅游,我每次去,她都翻出一本本的影集,迫不及待興致勃勃地給我介紹:那是哪里,什么時候去的,有哪些的好玩的地方……一次,我看到她們在一片草原上騎馬的照片,羨慕不已:“舅媽,你們什么時候去的大草原啊,還騎了馬!”舅媽哈哈大笑:“這個大草原啊,其實就在我們武隆,挺有名的一個景點,叫仙女山,還有芙蓉洞、天生三橋、天坑地縫等等,以后有時間,舅舅舅媽陪你慢慢耍。”后來,舅舅一家搬去了重慶,我雖然每年回家都必經此地,但也是匆匆而過。今年國慶,得償夙愿,未進武隆,芙蓉洞、天生三橋、仙女山……一個個景點蹦跳而出,在心中勾勒多年的畫卷終于在眼前展開了。
芙蓉洞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是世界唯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的洞穴,形成于大約120多萬年前。它雖然沒有鳳凰奇梁洞的燈光璀璨,卻更好地保存了自然原貌。各種各類各形各狀的鐘乳石,大的巨如山巖,巍峨壯麗;小的儼然微雕,玲瓏精致。“造化鐘神秀”,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生三橋指的是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珠串式天生橋群。這三條巨龍橋,牢牢守護著“天福官驛”。“天福官驛”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館。它是一座四合院,位于天生三橋的青龍橋下端,屋頂被天龍橋萬丈深淵所籠罩,四周巖石崢嶸。院子由幾幢相連的青瓦灰墻的廂房組合而成,在院前的空闊草地上,“天福官驛”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隨著高高懸掛起來的大紅燈籠搖蕩。我想,古人把重要的驛站建在黑漆漆的大山里,莫不是尋求這三條龍的保護?
武隆還有一處天下獨秀的高山草場——仙女山。仙女山原名龍安山,傳說,大約在宋代,山下住著一對婆媳,婆婆為人忠厚,積善好施;媳婦勤勞儉樸,采藥耕織。一天,婆婆突然暈倒過去,醒來時眼前一片漆黑,雙目失明。為了治好婆婆的眼睛,媳婦天天上山采藥。一次她累極了,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剛閉上眼,便恍恍惚惚看見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手捧著一只鮮紅的大蜜桃笑盈盈地向她走來說:“你把這桃子帶回去給婆婆吃了吧,她的眼睛就會好的。”媳婦驚喜交加,忙睜眼一看,姑娘已無影無蹤。說也奇怪,婆婆剛吃完桃子,只覺得渾身發熱,眼睛發脹。不一會工夫,雙目重現光明,而且比先前更清亮。大家都說這是婆婆心好,媳婦孝順,感動了救苦救難的仙女。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仙女的崇敬,就把這座山改稱“仙女山”。
在仙女山,春可以觀草勢瘋長,百鳥爭鳴;冬可以賞白雪紅梅,蒼松勁柏。我們來得恰不是時候,夏末秋初,沒有草可滑,沒有雪可賞,卻正逢天高氣爽,金風朗日,別有一番美景在眼前。累了,雖然不能在草地上打兩個滾,躺一躺總還是可以的。
武隆,這位“千里烏江畫廊”中第一位絕色美女,即使深藏在重慶的崇山峻嶺中,也擋不住她無雙的容顏。那石頭上長樹、石縫中盤根、石心里結果的大美景象,那漏斗、洼地、洞穴、錐峰的山地奇景,終于在2007年6月27日向世人撩開了神秘面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六個、重慶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
以后回家再經武隆,一邊品嘗羊角豆干,一邊欣賞烏江畫廊,一邊回想山、洞游玩,怕是漫漫長途中一件最愜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