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為太熱,所以去了仙女山。記得是2006年去過仙女山,因為時值國慶,又逢下雨,所以根本沒玩得盡興,并且覺得仙女山很冷并沒有美麗和神奇的感覺。這次就完全不一樣了,在家酷暑難耐,室內溫度都在35度以上。所以,在家忍著不如出門躲著。十八號下午四點我們出的門,內人打開車窗玻璃,車內的溫度顯示器是47度,根本不敢上車,方向盤都燙手,打開空調降溫,車開出去好幾公里了才有所緩解。大概行了一個多小時,車開始爬山了,越往山里越涼爽,以至到山頂了,老公索性打開車窗,吹起自然風。車雖然是向山上在走,但是,我們的心情是越發地舒暢,我的心情似有颮車的感覺。身上的衣服也慢慢地覺得穿得短了些,似乎要穿長衣長褲,真有冰火兩重天。到仙女山太陽還很高,可是,小鎮的街道 人山人海,車無法停下。附近的農家樂都沒有了住宿,我們開著車在山上找了好幾個酒店都是客滿。所以,我們只有往檔次高點的酒點看,但是都沒得了住處,來來回回地跑了好幾處,終于在太極酒店找到了最后的兩間標間,勉強有了落腳的地,說勉強是因為價位太高,對我們來說比較奢侈。價位都在480元——660元。這時根本沒管價錢的事情,只希望晚上能住就行??磥?,一般的工薪階層只能自己買帳篷上山住。最好是買上水和干糧,想住多少天就帶上多少天的干糧,并且,能邀約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上山這樣更好,這樣才好玩。第二天,有朋友有事情要回家,我和老公送走了他們,我們兩留在了山上。晚上只有到仙女鎮住去,說內心話,我真的不想回家了。第三天,市里的職教工作會在武隆仙女鎮召開,我只有一個人去天生三橋和天坑地縫了。因為一個人什么事情可以自己說了自己算,心情好愜意,在路上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能快點就快點。景致美的地方多停留會.......
天生三橋位于武隆縣城東南20公里處,武隆至仙女山草原約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僅30公里,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游區。景區內游覽路線從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生三座規模龐大,氣熱磅礴的石拱橋稱奇于世,三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在距離僅1.2公里的范圍內就有如此龐大的三座天生橋實屬國內罕見。
景區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項目,極具挑戰性。
當地居住了不少土家族居民,他們大多生活在山區,喜居吊腳樓,屋基前低后高,部分房屋懸空出來。房屋為“干欄式”全木結構,底樓作畜舍或擱置農具,樓上住人。樓的四周鋪設走廊,雕欄花窗,屋檐呈魚尾上翹。整個建筑飛檐翹角,鑿龍畫鳳,雕欄花窗,描紅著綠,色彩斑斕。
武隆的“地縫”景區,也是受地殼運動形成的一條狹長山溝。因其溝谷幽深山陡巖峭如天然地縫而得名。進入景區也必須先走一條蜿蜒下行山階,山階依崖而建,有石護攔,探頭石攔之外,即見溝下一片莽莽蒼蒼深不見底的茂林修竹。行不幾步,已抬頭不見天日,順山階向下望去,隱約能見崖畔石階延伸有里許之外,想來,既被稱作“地縫”者,如此“鉆山溝”也算勢在必然吧。最吸引游人的是上了百米臺階后有一寬闊的平壩,有人為的木等,便于人們休憩,再前行,有一陰森恐怖的巷道,感覺有好大的一股冷風把人往里吸,如果是一個人根本不能再往里走,反正我是走只走到口子處就停住了沒敢走,還是等到大批的隊伍來了自己才緊跟了進去。武隆仙女山真的是一個避暑的好去處,明年還要去,并且一定帶著帳篷去 .........
重慶旅游不可不去哈.........
這是仙女山野豬林,我們還去打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