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是喀斯特地區的一種特殊地型,學名叫喀斯特漏斗。天坑的形成,與當地的氣候、巖石特性、地質構造和水文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是石灰巖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巖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氣帶(含氣體的巖層)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這樣地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是巖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現,巖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巖層才能垮塌。
六是地殼要抬升。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巖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在天坑底部有許多深不可測的溶洞,地下暗河;還有未受外界干擾的珍稀的野生動物和植物,為地球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例證,成為科研探險的勝地。
對喀斯特天坑進行研究,在喀斯特水文地質學、地貌學、喀斯特形成作用與機制、新構造運動以及第四紀地質學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天坑和天橋是屬于何種地貌特征
文章來源: 網絡 作者:匿名 時間:2012-02-22 10:04:25摘要: 天坑,是喀斯特地區的一種特殊地型,學名叫喀斯特漏斗。天坑的形成,與當地的氣候、巖石特性、地質構造和水文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